第176章 幸运与测算,善与恶(第3/5页)

向怀辰见“周甫明”居然也只是个替死鬼,又想到天地之大,他如何再去寻找仇人。眼看雪恨之日遥遥无期,他一时气急攻心,晕了过去。

——这一幕群戏出镜演员众多,每个人几乎都有动作,特写。再加上文戏、武戏需要分开拍摄,潘泽永计划用五天完成这项繁琐的任务。

这场戏的拍摄还是在外景中。

实景比棚景烧钱的地方就在于要等天气,为了保持演员情绪与调度的连续性,张庆鹤和潘泽永二人在之前看了半个月的天气,紧着一个星期的阴天,紧赶慢赶,好悬是赶在变天之前将所有需要到的镜头拍完。

拍摄能这么顺利,离不开余寻光的功劳。自从《辰起时》开拍,剧组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怕有时候天气有变,余寻光也会来提醒。

潘泽永第一次见识到余寻光的“功力”,是在剧组刚组建时。他那时原本安排好三天后来一场雨戏,谁料余寻光在看到通告单后立马建议:“后天不会下雨,等下周一吧。”

潘泽永上下打量着他:“怎么年纪轻轻预测上了天气,你有风湿啊?”

“不是,是……”不太可说的原因。应该是柳盛阳给的测算技能发动了,总之余寻光就是觉得下周一才会下雨。

他说得煞有其事,潘泽永将信将疑。果然到了三天后,万里无云,直到了余寻光说的星期一才开始飘雨。

这种玄学,巧合得潘泽永头皮发麻。

莫非有大神?

他后来把事情跟张庆鹤说了,张庆鹤慎重以待。两人一琢磨,朝着余寻光点了两根烟,然后便开始把他当成天气预报使用。

余寻光也默认这种行为,只是额外要求:“等到《盛阳之下》上映了,你们一定要去支持。”

潘泽永“嚯”了一声,“兔子都不吃窝边草呢。这回怎么有人打广告打到自己人身上来了?”

余寻光也没办法,心说叶兴瑜在《盛阳之下》的项目上投下巨资,能不能弥补《大梦三千》带来的几千万亏空,就靠这一回了。

余寻光牌天气预测在三个月的拍摄中从未出过差错。可以说,这种无法控制在计划内的“风调雨顺”,给剧组省了一大笔开支。

故事传到黄制片耳里,他闻风过来,特意请余寻光吃饭,并说:“同志们,咱们可不能宣扬封建迷信呀。”

吃完饭就偷偷给余寻光塞了个红包,走公账。

潘泽永当时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张庆鹤调侃,“这应该是给小余的辛苦费,没别的意思。”

潘泽永深以为然。

余寻光拿了好处,却觉得烫手,第二天便请剧组的工作人员喝奶茶。

潘泽永朝他挤眉弄眼,“谢余大仙请~”

余寻光学着他的样子,回敬:“你得了吧,黄制片都发话了,不能宣扬。”

潘泽永竖起食指放在嘴边,示意自己会听话,闭嘴。

他其实也没当真,就是纯开玩笑。哪怕余寻光的天气算得准,也当不得太真,毕竟有天气预报为辅呢。

真正让潘泽永后怕的是马霁明杀青的那场戏。

那天拍的是向怀辰和周甫明最后大战的武戏。二人的动作在前一天晚上练习过,只要镜头取好,就能很快结束。大家在一起合作三个月了,不管是后勤各部门之间还是与演员之间,都有了默契。偏偏就是这么个时候,剧组差点出了事故。

如往常一样,那场戏需要用威亚将演员吊上天,然后在打斗时,辅助爆破,制造画面效果。这是再寻常的不过的流程,偏偏在开始前,余寻光突然说:“待会儿可能会起风,要不先等等?”

威亚师今天只有这一份工,他也是急着下班,又看余寻光好说话,便用粤语道:“余先生,不要紧啦,我们的能力你还信不过?”

余寻光有时候说话不喜欢费劲跟人说第二遍,他便把头转向潘泽永。

潘泽永听得懂一些,他一接触到余寻光的眼色,立马表现出会支持他的态度,“余老师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虽然天气预报说没有,但这两天气温相差挺大,确实有起风的可能。不如这样,麻烦您给演员身上多牵两条安全绳,多少是个保障。”

听到导演都开口,又见余寻光坚持,威亚师也怕刘兆知道了教训他,不敢再说什么,转头准备去了。

在重新加安全绳的时候,余寻光不仅检查了自己的设备,还帮忙检查了马霁明的。

马霁明见他从刚才就紧皱着眉头,不愿意他心事重重,特意开口劝慰他,“怎么了?别担心了,不会有事的。”

余寻光不言,只用力地扯了好几下他腰间的卡扣。

扯不掉,是好的。

他松了口气。

可能是他多心了。反正,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从早上起来余寻光就不舒服。到现在要开拍了,心里更是堵得难受。他也不记得自己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过,什么威亚出过事,威亚线绕颈什么的,脑子里莫名其妙就在想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