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有梦想者,皆为少年(第4/5页)
校长的办公室有一个框景,潘泽永特意让余寻光站在那个景中,通过侧面拍摄,让他在说台词时的少年意气与旭日同升。
金黄的光如同菱纱披在他的身上,他是如此的昂扬。
潘泽永在镜头里看到这一幕时,鼻头发酸。
少年有梦。有梦者,皆可为少年。
《少年之死》是潘泽永和武晨远经过了深思熟虑后,选择和这两年势头很猛,成功投资了不少电影的云翔电影制作公司合作。云翔这回派出了两位制片人,在建组和选角的初期,两位制片人辛苦,帮忙解决了很多问题,潘泽永也一直认为他们的合作是愉快的。
直到11月,剧组开组两个月后。
有一天,制片人挑着提前下班的时间,将潘泽永和武晨远约到了一起。
他十分有礼的给二位倒了杯茶。
这种态度让潘泽永突然提起了心,这种一反常态,背后代表着的便是有求于人。
潘泽永和武晨远对视一眼,最终在默契下,由导演开口:“杜制片,有什么事儿,您直说吧。”
“好,那我就托大,给二位提点建议。”杜制片本来就是为这个来的,自然不能推辞。
“您二位有没有想过,再往咱们的电影里加点别的元素?”
这话一出,潘泽永和武晨远都凝住了神色。
武晨远不太确定的问:“您要改剧本?可我们差不多都快拍完一大半了。”
“不不不,不是改剧本,”杜制片搓了搓手,仍旧是那副老实憨厚的样子,“是加点东西。”
他看了一眼潘泽永,说:“加点特效,咱们把场面弄大些。”
潘泽永皱着眉,“可咱们的剧本里都是文戏。”
“可以加武戏嘛,最主要的,观众爱看。”杜制片笑眯眯地图穷匕见,“咱们的故事背景不是东方玄幻嘛,那个景,那个服装,不上点特效大场面,说不过去啊。”
武晨远当时就有种被噎住的感觉,就像一口痰被卡在了喉管里。他不敢置信地看着杜制片,突然发现自己是真的年轻真的天真。
《少年之死》为了过审,特意将故事背景架空。当初在建组时和云翔电影制作公司商量,他列出了好几个可行的背景。后来云翔主动选择了东方玄幻,意思是好做,还能够借机在电影中传播中国文化。他们当时觉得也是这个理,便同意了。
结果没想到这群老狐狸在这里等着他们呢!
潘泽永毕竟年长,不过瞬间就明白了杜制片的意思,他几乎是用肯定的语气说:“你们想把《少年之死》做成《盛阳之下》那样的特效片。”
《盛阳之下》现在依旧占据中国电影总票房的榜首。这部电影成功的秘诀在这一年间被多家公司从各个角度分析。现在圈内一致认为有演员的号召力,有剧本的完善度,也有这种东方神话衍生的神秘背景,和超绝的大场面特效因素在。
再看现在的《少年之死》:男主角余寻光,有了;东方玄幻背景,有了。
离高票房就差能够支撑特效的绿幕景了!
武晨远说剧本都快拍完了,现在开始规划特效镜头,刚好。杜制片甚至说:“如果潘导您不会拍绿幕,我这边还联系了人,到时候可以从旁协助。”
更加确定了他们早有图谋的事实。
武晨远对这种欺瞒十分愤怒,这是原则问题:“合同上可没这一条!”
“合同说明确显示,我们是互相合作关系。”杜制片看着潘泽永,他知道他才是能真正点头的人,“潘导,选角的时候您说不要谁就不要谁,我们都依你了。开拍了,把小有名气的话剧演员换成你们自己人,为了剧组好我们也依了。现在我们制片方只有这一点小想法,您真的不考虑考虑吗?”
他的态度仍旧很好,没有任何强逼的意思。
可软刀子割肉才疼啊。
他还仰头对武晨远说:“武编,我们没想改剧本,真的。我跟你保证,您的情节,台词,我们制片方绝对不会改动分毫,甚至剪辑权我们都能全权让给二位。”
态度太好了,武晨远没办法甩脸,有些失魂落魄地坐了下来。
杜制片见潘泽永不说话,继续劝道:“小潘导演,您是个真有本事的。咱们组里也都是一群认真做电影,爱电影的专业电影人。”
潘泽永抬起手,示意他暂停,“不用抒情。”
“好,那老杜就跟二位说掏心窝子的话。”杜制片吸了口气,继续说:“潘导,您在建组时,对那些投资方说您的电影注定赚不上钱……咱们不说事实是不是这个道理,光说如今的市场,说您自己。您是一位新人导演,武编是一位新人编剧,你二人斗志昂扬,采用新型的表演方式,讲述一个梦想的故事,这很美好。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到时候电影上映了,成绩不好看,观众会怎么看待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