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黄侍郎挖坑(第2/3页)

官家赵惇刚刚解决了一桩大难题,一身轻松地从选德殿回了勤政殿。

屁股还没坐稳,便有贴身太监过来禀报,说是户部左侍郎黄旭求见。

他还有事?

为何方才不讲?

赵惇连忙命人传见。

片刻后,黄旭上殿,见了赵惇,便长一揖一礼道:“官家,关于平定凉山州一事,臣还有些许疑虑处,想要单独进奏于官家。”

赵惇听了,便挥手让殿上太监退下。

赵惇对黄旭和颜悦色地道:“黄卿有何疑虑,但讲无妨。”

黄旭道:“官家,凉山州是在杨沅手中成为我大宋国土的。

杨沅将凉山州金铜矿分利于地方大族,亦难免招揽人心之嫌。

而今,杨沅对凉山州之乱仍旧持绥靖之心,而他经营潼川多年,在川峡地区党羽众多。

朝廷发兵平叛,若有人阳奉阴违,推搪阻塞,恐会兵败,从而酿成大患。”

赵惇到底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被他这么一说,顿时慌了。

“那么,黄卿以为,朕该怎么做?”

黄旭道:“官家封沈虚中为兵马大元帅,节制潼川路、夔州路、成都路。

以三路兵马、粮草,而伐凉山一州之地,足矣。

所虑者,不外乎是兵将官员阳奉阴违,虚应其事。

故而,请官家赐沈虚中天子剑,让他拥有可先斩后奏之权,如此方可保平叛之战,令行禁止。”

“好,朕允了。”

朝廷决定平叛的大政方针已经定了,加强一下沈虚中这个兵马大元帅的权威性是正常的。

赵惇这点自决的事情还是敢做主的,便爽快答应下来。

赵惇看看黄旭,欣然道:“卿公忠体国,一番苦心,朕尽知矣。

朕已让吏部萧策之着手操办,不日就要颁诏,由卿担任户部尚书。

黄卿,你要替朕,管好大宋的钱袋子啊。”

黄旭长揖一礼,激动地道:“朕定殚精竭虑,效忠于官家,尽心于大宋。”

语气稍稍一顿,黄旭又道:“臣还有一事,奏与官家。”

“黄卿但讲无妨。”

“臣以为,淮东李显忠、淮西邵宏渊、夔州张文成、潼川沈虚中、成都乔贞,陇右刘锜,皆朝廷忠耿之臣……”

赵惇一听,眼睛就微微眯了起来,这是意识到了什么的本能反应。

大宋的兵力,主要就集中于北边的这几个路。

而北边这几个路,由东往西,也就是这几个人了。

不对,还缺一个。

七大军区中,还缺了一个荆湖,李道!

果然,黄旭接着就说了下来。

“至于荆路北路都统制李道,先是被夺去了兵权,是经过杨沅,才重新拿回兵权的。

而且他与杨沅有旧,早就与杨沅以兄弟相称,朝廷对他不可不防啊。”

赵惇脸色难看地道:“李道是朕登基之后,钦命的荆湖北路都统制。

如今才过了多久,朕又以什么理由,削其官职?”

黄旭微微一笑,摇头道:“官家,臣的意思,可不是要打压贬斥于他。”

“哦,那你是说……”

“李道有四子,唯得一女,名曰李凤娘,生得天香国色,爱如掌上明珠。

之前李凤娘曾参予逊帝选秀,冠绝群雌。唯因一些缘故,不曾选入宫中。

臣以为,官家也不必等着朝廷举行选秀了,直接下旨,册立为后。

如此,则荆湖诸军,必对官家忠诚不二。”

赵惇听了眉头一皱,脸色有些难看。

“黄卿难道不知,晋王叔已认其为义妹了吗?”

赵惇知道李凤娘,不但知道,而且还见过。

赵愭错失俏佳人,一直耿耿于怀,对两个弟弟,是抱怨过的。

赵惇出于好奇,所以找了个机会,见过李凤娘。

李凤娘当时住在晋王府,他是晋王的侄儿,要想一见,总能找到机会的。

唯因见过,所以十分的心动。

那种艳丽大方、娇俏可人的美少女,对这种情窦初开的少年来说,杀伤力几乎是无可抵挡的。

他还不知道,在本来的历史上,这李凤娘正是他的皇后。

只不过,他是降服不了这匹烈性十足的小牝马的,后来被折腾的死去活来。

此时听黄旭一说,赵惇大为意动。

只是懊恼之处在于,晋王已认其做了义妹,这就比自己高了一辈,成了姑姑,如何纳入皇宫?

黄旭微微一笑:“晋王认其做义妹,可曾入册?可曾封为郡主?可曾布告天下?”

赵惇一愣。

黄旭又道:“全都没有啊,所以,此事还作不得准。

只要官家央求太后出面说项,让晋王解除认亲之举,又有何妨?

官家,唐太宗纳弟媳杨氏为妃,只是因为她‘玉貌雪肤、眉目如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