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我一定改了我所有毛病……(第2/3页)

程瑾序坐下,小声问:“他在东厢住下了?”

程瑾知点头。

“他此番来到底是为什么?”程瑾序问。

程瑾知将那封休书拿了出来。

程瑾序一看,惊得站起来:“他竟要休你!”

说得震怒,几乎想去东厢打人。

程瑾知连忙拉住他:“只是张纸而已,他家人都不知道,也未去官府备案,不算什么。他的意思是,他不愿和离,但愿意我继续待在江州,这休书是给父亲看的,他看了,必定再不会逼我回京城了。”

程惟简的确多次来信要她回去,只差派人来强行将她带走了,若有了这休书,程惟简也要面子,绝不会再死皮赖脸要将女儿送回去。

程瑾序似乎明白了一点,又不是特别明白:“所以他究竟要做什么,他是要和离,还是不要和离?”

程瑾知微微垂眸:“他说他不会和离,但也不想逼我,我如果不愿意回去,那这样耗着也行,他帮我。”

程瑾序想了片刻:“所以其实他是想等你回心转意,自己回去?”

程瑾知点头:“大概是这样。”

“你之前不是说一旦你不回去,来了江州,他就会和离吗?”程瑾序问。

这也将程瑾知问住了,她当时确实这样以为的,她觉得以秦谏的性子绝不会忍受她这样,甚至今日还看到陆淮……他没有拂袖而去,竟还在酒桌上装傻充愣,和哥哥、和陆淮唇枪舌战起来。

“我不知道,或许我也并不了解他。”

“我知道,或许是那外室的事让他丢了人,他前后思量,发现他再娶也比不过你,所以又回头来求你。”程瑾序说。

程瑾知摇头:“云姑娘那事上他和我解释过,我是相信他的,至少后来他没有想过真娶云姑娘,孩子的事他知道,或许事情都在他计划中。”

程瑾序问:“那为何他说要停妻另娶?”

程瑾知小声猜测:“或许和这休书一样,是为了让我继续留在外面。”

程瑾序看着她,觉得她有替秦谏说话的嫌疑,直接问:“你告诉我,你愿意改嫁陆淮吗?”

程瑾知摇头:“我虽不想回去,却也不想改嫁。”

“为什么?陆淮除了仕途比不上秦谏,样样都不比他差,重要的是陆淮绝不会让你受委屈。”程瑾序熟悉陆淮,知道他的人品,在他眼里,男人一时的爱意与做低伏小全都比不上一个人本身的人品,至少陆淮是真正的谦谦君子,绝不会因为爱意不再,就任意轻慢妻子。

程瑾知解释道:“可是哥哥,我不想去指望一个人承诺‘绝不会让我受委屈’,要不要给委屈我受,全凭他的意愿,或是他家人的意愿,于我看来,陆家和秦家并没有区别,甚至姑母做婆婆还另胜一筹,若是嫁陆家,我又何苦从秦家出来?”

“但……你要自己一人孤独终老吗?”程瑾序问,“若因秦谏一人而永不再嫁,那岂不是因噎废食?”

程瑾知明白,也许父亲是希望自己能结两家之好的,但哥哥却不是,他是真心不想她孤寂一生,错过了陆淮,也许再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但她却不想再次踏入牢笼。

她看着房中的烛光,突然想到一条,也许自己成为书法名家后,处境会大大好转。

那个时候她有了名气,有了地位,她的价值不再只是嫁人生子,父亲也许不会逼迫她;她也更能

作自己的主,譬如她想来江州便来了,而不需要有哥哥的支持。

她问:“哥哥为什么不急着成婚呢?”

没等程瑾序回答,她便道:“因为哥哥有官职,有政绩,哥哥想成婚随时可以,传宗接代也许是哥哥要做的,但不是唯一要做的。哥哥,我也希望我这辈子有别的事可做,而不全是侍候婆婆,侍候夫君,替夫家生儿育女。”

程瑾序想了一会儿,“你想在书法上精进,嫁给陆淮也并不影响,你们一人作画,一人写字,不是更好吗?”

“可我现在谁也不想嫁。”程瑾知说。

程瑾序觉得这是秦谏的原因,妹妹还处在秦谏带来的伤痛中,所以不想再嫁。

或许只有早日和秦谏了断,让妹妹自己待一段时间才会好转。

他问:“若我明日正常去衙门,是不是太怠慢了?”说完一想,当初秦谏也没少怠慢程家。

便自己回道:“怠慢就怠慢吧,让他知难而退,早日和离。”

程瑾知沉默不语。

她明日也没准备为了秦谏而留下。

他这辈子大约还没受过这样的冷遇吧……

……

从程瑾序院中离开,陆淮回到家门。

有些失魂落魄,去见过陆母时,也被看了出来。

陆母问:“怎么了?不是说去程家,怎么回来这副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