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一夜好眠,冯燕文觉得腰上的伤好了些。
第二天一大清早,徐梦起床的时候,冯燕文也起来了。
“妈,你怎么不多睡会儿?”
“昨天睡的早,我怎么又好像听到隔壁家在吵架了?”冯燕文揉了揉脖子。
腰好了,脖子又开始疼了。
徐梦看到妈妈扭动着脖子,心想肯定是颈椎出问题了。
冯燕文这样日日夜夜的伏案劳作,有时候保持几个小时都不动弹,颈椎可不是容易出毛病吗?
“要不我再找杨婶婶帮你按一按?”顶多再拿点东西去换。
“算了。”冯燕文摆摆手:“别招人烦,昨天她给了我一点药油,回头你帮我按一按就成。”
这个人说的自然是她家里的老太太。
两家本来也不熟,昨天是杨三淑好心帮了自己一把,不想让人家难做。
杨三淑家里那个老太太,怕是比薛老太还不讲道理。
冯燕文准备以后起的早点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结果路过隔壁家的时候,听到里面又有吵闹声,刚好跟怒气值爆表的杨三淑撞到了一起。
两人都有点尴尬,互相对视一眼,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杨三淑拎着桶子往官茅房走去,她婆婆陈婆子就站在门口骂,声音中气十足,那股子彪悍劲儿不是城里人薛老太能比。
冯燕文依稀听懂了几个字儿,好像在说吃饭的事。
这时代,一般人家里过得都还是很清贫。
别说吃肉了,就是吃饱饭,对于有些家庭来说都难,城市里过得差的那些人家,比农村人还不如。
杨三淑夫家姓赵,她男人赵山是早些年转业安排进的城,后来杨三淑也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城里,乡下的公婆见状,把地丢下也跟了来,美其名曰是过来帮他们带孩子,其实就是见不得儿媳妇进城享福,他们却要在农村修补地球。
赵家孩子多,本来负担就够重,光养这群孩子都困难,后来又多了两张嘴,压力就更大了。
尽管这几年工作比以前好找,杨三淑也找了个扫大街的工作,但靠着两个人的工资,依旧养不活一大家子。
她公公婆婆从来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一点杨三淑也明白。
但丈夫愚孝,不能把父母丢在乡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年头没有哪个女人会因为要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跟丈夫离婚,便是冯燕文这种情况,也是因为徐家骗了她好多年,这才闹掰的。
前头那么多年,薛老太这么刻薄,也没把冯燕文逼走。
但昨晚上的事情,实在是把杨三淑的火气弄上来了。
徐梦走了以后,孩子们可高兴坏了。
以往隔壁家时不时吃好吃的,他们家孩子虽然嘴馋,但不至于跑到隔壁家去要,昨天闹了那么一场,她心里本来挺郁闷的,晚饭就没做多少,结果徐梦送来了那么一碗吃的,可把孩子们给馋的,一双双眼睛巴巴的看着碗里。
杨三淑不高兴是假的,她还洗了点土豆,准备吃完里面的继续煮一点儿。
结果到吃的时候,陈阿婆不让了。
“大山没回来,等他回来了一起吃。”陈阿婆说。
三个孩子巴巴瞧着,愣是没给动筷子。
“当爹的都没吃上,哪有当儿子的先吃的。”当时赵三斤也拉下了脸教训孩子们。
几个孩子早就馋的不行了,从徐梦送了那一碗东西开始,赵星的眼睛就没离开过厨房。
杨三淑就说:“赵山在外面应酬,会缺这么一口吃的?”
陈婆子就指着杨三淑的鼻子骂她。
杨三淑愤愤的,倒不是为自己不平,而是看着家里的孩子可怜,但最后也没吃成
这要是留着东西,等着赵山回来,一家人吃也就罢了。
结果早上起来,杨三淑就看见灶台上空空如也的盆,她心中大叫一声不好,再翻箱倒柜去看,那盆火锅竟然连底儿都没了。
一问追下,原来都是被那倆老货给吃了。
满满一大盆带着油,连汤底都没剩一点儿下来,本来留着汤底还能煮一锅,结果老太太心疼汤里面的油,跟老头两人一人一口的喝了个干净。
赵三斤本来就是风烛残年的身体,一天到晚离不得烟酒,到城里这几年好日子过着,吃的多动的少,去医院检查过了也开了药,都是要就着白酒下咽,香烟一天得要两包,自从进城以后,这老头子是不抽自己地里产的烟丝了,要学城里的工人抽卷烟。
锅底太辣呛到了嗓子,老头半夜就开始咳嗽,咳的是连肺都要出来了。
孩子早上起来看到盆子都空了,当时就哭出声来,家里一早上鸡飞狗跳。
杨三淑心里又憋屈又难受,既觉得委屈了自己,又觉得委屈了孩子,又气愤这一家子人心思独,连儿孙都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