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到入冬,家里少不得有懒得做饭的时候,有了徐梦做的火锅底料,倒是省了很多便利,冯燕文乐得偷懒,入冬前连菜都没买,冯燕武上回运过来的土豆还没吃完,这回送来的萝卜和白菜又都搁在屋檐底下放着,没事儿就煮上那么大一锅,但吃多了也想换换口味,又到了个周末,常喜妈过来唠嗑,就跟冯燕文说起这一茬来。

“往年一入冬,我们老常就去屠宰场买些牛大骨,煮牛肉萝卜,多煮上一些,吃饭的时候捞几勺出来,那滋味别提多好了,你要不要搭伙一起买?”

这玩意儿还兴搭伙不成?

冯燕文听了也很感兴趣,仔细一问原来是牛骨架,一副就有几十斤,加上牛大骨,光一家是做不完的,常喜妈每年都会出面,找一些人去凑一副骨架出来。

那骨头上的肉虽说都剃干净了,但胜在牛骨头熬出来还有牛油,炖萝卜滋味是很好的。

总比白水炖萝卜强!

“方便的话就给我也买一副吧,有多少你分我多少。”冯燕文喊了一声刘进过来:“我家人多,多要一些也可以,有多的我就多分他们一些,没有的话就少一些。”

常喜妈乐颠颠的应了:“冯老师,难怪大家都说你是好人。”

统计了这家,又去了下一家。

一来二去的,凑到了两幅牛骨架,索性让屠宰场处理好了,一起运回来,一家一家的算钱。

结果第二天,冯燕文家里就收到了一大包牛骨架,大概十来斤的样子,一共两块钱,刘进掏了一半的钱出来,又承包了清洗牛骨头跟萝卜的工作,冯燕文就大大方方的把萝卜给包圆了,两家干脆凑在一起煮。

牛骨头要泡,至少要泡上两个小时才够。

泡好了牛骨头,三个孩子开始洗萝卜。

冯燕文不放心:“老大,你能搞得好?”

老大正在水里洗萝卜,一双手冻的通红,俩弟弟在旁边,一个守着盆子,一个帮忙递送东西,忙的热火朝天,徐梦就很喜欢这种氛围,每次一群人一起忙的时候,就让她想起过年,过年也是这样热热闹闹的。

“冯阿姨,我搞得定,您忙您的去吧,洗好了我再切,等焯好水,剩下的活儿可就是您的了。”他对自己的厨艺没有自信,不会煮。

老二就在一旁吸鼻涕:“哥,这样煮出来的萝卜能好吃吗?”

老大就点点头:“煮煮肉香味儿就出来了,这萝卜沾点肉味儿就香,跟肉一样的好吃,每年我妈都要煮好大几桶,我看多了自然也学会了。”

老三就在一旁吸溜手指。

洗好的萝卜足足有一桶,先用丝瓜瓤子,把萝卜表皮的土给扒拉掉了,然后拉去切成滚刀块。

等处理好了,丢进水里,煮到水开了再略煮煮,把水倒掉晾着就好了。

老二闻着地面上蒸发掉的水汽,深深的吸了一口:“我觉得萝卜这样也好吃。”

飞快的伸手到锅里,拿了一块塞到嘴里。

嚼吧嚼吧,小脸都要皱起来了:“一点味道都没有。”

又想吐出来,又心疼粮食,最后梗着脖子咽下去了。

一旁吸溜着手指头的老三看了一眼哥哥,小手缩了回去。

老大看了忍不住皱眉:“你怎么这么馋,这萝卜没油没盐的,能好吃吗?”

听到外头动静的徐梦往外面探出来了个脑袋,这情景把她逗得哈哈大笑起来,忍不住数落起这孩子来:“老二啊老二,你说说你,这么馋可是要吃亏的。”

老二不服气:“有人比我还馋呢。”

徐梦哈哈大笑:“这个也好比的?”

老二梗着脖子:“赵星就比我还馋。”

赵家那一群小孩儿,算是胡同里出了名的馋小孩儿了。

刚才分牛骨头的时候,还见着杨三淑了,买的份量跟她家差不多,应该也是买回去煮萝卜白菜。

三个孩子里面,属老二最社牛,就没有他不知道的社区八卦,又喜欢聊人缘又好,平常最是讨大妈大婶们的喜欢,一说起八卦来,老二就头头是道,跟个小大人似的:“他家爷爷奶奶不在了日子就好过了,他爷爷要抽烟喝酒花大钱,他奶奶是个大饭桶,赵星奶奶一顿能吃掉一个猪蹄。”

徐梦听到这话一噎:“你乱讲的吧,一只猪蹄起码有十斤。”

老二很笃定的说:“就是一只猪蹄。”

徐梦有些不信:“人怎么可能一顿吃掉一只猪蹄?”

她觉得老二准是听错了,没准是一只蹄髈,蹄髈也就一斤多点,胃口大的人吃掉也不稀奇。

老二听到这话哈哈大笑起来,一双眼睛滴溜溜的乱转,挤了挤眼睛说:“就是真的,这事儿好多人都知道,也就是去年过年前的事儿,赵星家过年前炖了一只猪蹄,整整一只猪蹄,结果一晚上过去,全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