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此时的黄庄。

冯燕子看着乱糟糟的屋里,气馁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昨天下午她回来,对上冷锅冷灶,才知道死丫头跑了,早就知道这丫头是个野性子,早晚得跑。

黄晓莹下面有四个妹妹一个弟弟,最大的一个今年才十二岁,虽然都是女儿,但冯燕子生其他的孩子的时候,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年纪了,她对下面的五个孩子都有母爱,唯独对着一个黄晓莹,这个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是一点父母爱都没有。

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就是不喜欢。

大概是没投她的缘吧。

当年冯燕子也是好不容易才生第一胎,生出来一看是个女孩儿,心都凉了。

后来再生再生,还都是女孩儿,再看黄晓莹就越看越不顺眼,好几次想把她送人,还是懂事的黄晓莹刚一感受到了父母的嫌弃,马上就上手了家务活。

她有用,爸爸妈妈就不会把她拿去送人。

刚好赶上冯燕子生老三,坐月子。

黄晓莹那年五岁,把带妹妹的事跟洗衣服的事情大包大揽了下来,垫着小板凳,拿着比她个子还高的擀面杖爬上了灶台。

冯燕子问丈夫:“还是没找到吗,你那几个兄弟家没有,你姐姐那里呢?”

黄诚低着头,从口袋里面掏出一个塑料袋出来,又随手拿出一把裁剪好的作业本纸,随手卷起来烟丝,作业本是写写画画用过的,他也不嫌弃,纸张包裹住了烟丝,卷了个喇叭筒,最后舔了舔粘住。

食指跟拇指合拢,住了喇叭筒的口,微微捻了捻。

黄诚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没什么本事,这些年别人都在外头挣钱钱去了,他还在地里伺弄庄稼,都是干地里的活儿,人家知道种个经济作物,比如西瓜啥啥的,他只会种麦子种白菜,一年下来挣那几个钱,扣完吃穿都不够买化肥交农业税,两口子又生了六个娃,家里一天比一天过得苦。

好在有他几个姐姐帮衬,不至于到揭不开锅的地步。

但全家人到现在都还没实现吃饱饭的任务。

冯燕子看着他这样就来气:“抽抽抽,你还有心思抽烟,也不出去找找闺女。”

黄诚点燃了火柴:“有什么好找的,她要跑怎么会让你找到。”

“你姐姐家去了吗?”

“去了,都找过了。”黄诚的声音闷闷的,土烟丝的味道直接呛到肺里:“你二妹那里看过没有。”

所有亲戚朋友家都找遍了,现在只有冯燕文家里没找过。

冯燕子怒了:“我二妹在京市,我二妹家离这里二百多里(华里),她身上一分钱没有,怎么可能走到那里去,她这辈子连京市的大门都没摸着过,一分钱不带能跑去京市?你不想找就算了,这么冷的天我就不信她能在外头待多久,就不信她不会回来。”反正去哪里都不可能去京市。

昨天她还在想着把女儿弄出去,跟珍珍一起“打工”。

今天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了。

她也不是个懒人,但家里的活儿怎么都做不完,她年纪大了,又生了那么多胎,手脚没有年轻的女儿那样利索,二女儿三女儿被她惯的不像个样子,家里的活以前依靠的都是大女儿,黄晓莹这样一跑,家里的活就堆在这里,饭没人做,衣服也没人洗,家里更是没人收拾,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一向在家里没有存在感的大女儿一走,家里就跟乱了套一样。

今天她自己去洗衣,冻得手指都要掉了。

二女儿更不可能去河里洗衣,早上碰了下冷水,就开始哭哭啼啼的。

冯燕子火冒三丈,把老二跟老三喷了一顿,现在看谁都不顺眼。

不行,得尽快把老大找回来。

————

徐梦很少跟妈妈顶嘴,但这次她极力反对妈妈的决定。

虽然她知道妈妈这样做没错,孩子一天不见了,是要通知父母。

但她大姨是正常母亲吗,她刚才看过黄晓莹一双手,满手都是冻疮,她给黄晓莹擦了凡士林让她在被窝里头捂着,马上就痒到了人心窝子里去,但只要她回去,家里肯定有干不完的活儿,黄晓莹还有可能会被冯燕子逼着去南方“打工”。

她现在才十五岁,这个年纪不是应该在学校里头读书吗?

“妈——”

“徐梦,我正式警告你,莹莹一个晚上没回去了,你想想父母该多着急,你要是一晚上没回来,我晚上连觉都睡不着。”冯燕文涨红了眼睛。

徐梦丝毫不退让:“我大姨可不是一般的妈。”

重男轻女,偏心眼子。

以前还想把黄晓莹送人呢,但农村里面女娃都没人要,幸好她还不够丧心病狂,没把自己的闺女给卖了,但现在看来也差不多了,黄晓莹还有两个月才满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