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3页)
徐梦眼睛一亮,不敢猜:“我哪里知道啊?”
过年前后,市面上白菜都到了五毛钱一斤的价格了,但冯家这么多白菜,总不能是舅舅自己运到市场上零售的吧,冯燕武比了个手势:“七千多!”
徐梦眼皮子一跳,这么多!
冯燕文心里头也高兴:“这一年到头光种白菜也够了,来年还要种点东西吗?”
她很高兴弟弟没有忘本,鸡厂的事情跟家里都兼顾到了。
冯燕武说:“过完年了就把地翻一翻,还要种一季麦子的。”
冯燕文:“光地里的活儿都不老少了吧,这季节翻地可不轻松。”
以前没嫁人的时候,她也是要在地里干活的,这个季节北方都是冻土,要等到开春了,地里化冻了才能翻地,其实年前就该翻的,但那会儿种了白菜翻不了,等翻完了地,再来一场倒春寒,就能把地里的虫卵冻死一部分,到时候在地里烧些秸秆出来,能烧死大半虫卵。
那会儿翻地都靠牛拉犁,现在北方很多地方都用上农用机了。
北方不比南方,土地广袤,很容易上机器。
冯燕武说:“现在是还有人自己翻地,但咱们家人力不够,一般来犁地的人了,给点钱让人给翻,十来亩地呢,开春以后土地如果还是冻着,牛都要累死。”
开春以后地底下也未必化冻了,但比冬天冻的硬邦邦的,要好翻一些,农用机器翻的快的话,租一天能来回翻好几趟了,其实比家里养头牛还划算。
一边说着话,车子一边就开动了。
这一开起来就没办法说话,冯燕武在前排带着大口罩,冯燕文跟徐梦把脸包在围巾里面,就算是这样,风呼呼的刮着,人都快冻成冰棍了,好在冯燕武出门前在后面放了一床大棉被,里面又放了两个热水袋,不然真的要冻死在路上,即便是这样,到小黄庄的时候,两人也被冻的够呛。
这边的风俗女儿回来拜年都是正月初一,冯燕文到的时候,冯燕子早已经到了,正在跟冯姥姥冯姥爷两个老人说着话,她家几个闺女在外间看电视吃东西,小的几个跟冯燕文也不熟,见到她了也就腼腆的叫声二姨。
听到外头有车子的响声,冯燕子往外探出脑袋来看了一眼,笑着说:“咱们家的大学生回来了。”
俩老的忙迎了出来:“冷吧,家里都收拾好了,进去里头烤烤。”
去年家里都盖了新房子,老人的房间还是砌了个炕,这季节就在炕上坐着,冯燕子面前的小炕桌上摆着各种干果点心,想必是老人拿出来招待人的,她把磕掉的瓜子皮放在小炕桌边上,堆的满满的。
尽管知道妹妹离婚以后过的还不错,还是被冯燕文带回来的东西给惊住了。
两盒京八件,看上去就不便宜了。
还有各式的罐头糖果点心,连饼干都是京市才买得*到的式样,最底下放着的那箱子红星二锅头,足足有十二瓶,看得姐夫黄河眼珠子都直了,脱口而出:“大妹这是发财了啊。”
冯燕子撇撇嘴,心里觉得妹妹把她压下去了,嘴上还是记得占便宜:“你也没给姐带点东西?”
冯燕文自然是给她也准备了的,不然这个姐姐得数落她一整年,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两瓶罐头两包糖出来,塞到了冯燕子手上:“就在这里给你拜年了。”
意思是不去小黄庄了。
冯燕子看了看给父母送了那一堆,再看看给自己的,心里可不大痛快,她这人嘴上又是个没把门的,有什么嘴上就跟着带了出来:“不是说发财了吗,就这样对你亲姐姐?”
徐梦在一旁不好说什么,但冯燕文却不乐意了。
我给你拜年,你不得给我拜年?
冯燕文把她手里的那两瓶罐头又拿了回来:“我不知道你看不上,那你还给我好了。”
她刚才看到大姐的样子就来气,临走前黄晓莹还千叮万嘱的,生怕妈妈问起她来,结果冯燕子就跟没发生过什么事儿一样,眼珠子放光,都盯到她带过来的东西上了,恨不得都搂回家去才好。
冯姥姥看着她这样也觉得头疼:“好了,大过年的吵吵个什么劲。”
这个时候冯燕子的二女儿黄晓婷过来,瞧了徐梦一眼说:“表姐来了。”
徐梦也同她打招呼:“嗯,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黄晓婷说:“我们早上就来了。”
拜个年,这是连早饭都一起蹭上了。
黄晓婷看着这个表姐的一身打扮,可真够气派的吗,新新的黑羽绒服,这衣服整个村子也只看到过一两件,没想到表姐就这样大喇喇的穿在身上,她有些嫉妒的瞥了徐梦好几眼。
毕竟是城里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的,不像她,家里那么多孩子,冯燕子压根顾不上她,就算再疼爱别的女儿,也是比不过儿子的,黄晓莹一走,家务重担就顺位转移到老二跟老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