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冯燕子气的要命,伤人的话也就随口说出来了:“什么人都当自己是正经亲戚了,当年你妈要下乡,怕乡下买不到你吃的药,怕你死了才丢城里的,这些年是我妹妹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带大,但冯燕文你有没有搞错,跟你有血缘关系的是我们这些人,不是她,她又算是个什么东西,她爹妈以后找过来,你看她还会不会要你。”
这话一说出口,所有人都齐齐变了脸色。
且不说别人,就是徐梦也不知道当初她父母把她放在城里,是因为这个理由。
不光徐家人没有跟她说过,连冯燕文都从不跟她提,但这事儿冯燕子是怎么知道的?
徐梦转念一想,冯燕子这是在挑拨,她居心可恶。
这是告诉她,她亲生父母当初放弃她是迫不得已,也的告诉冯燕文,养大一个没有血缘的孩子,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这话要是平常也就罢了,偏偏刚发生过黄奶奶家的事情,黄奶奶夫妻以前也是把唐慧当做亲生的养大,可最后落了个什么下场?
这是在杀人诛心!
闹了这么一场,一家人差点不欢而散,吃晚饭的时候气氛也不太好,冯燕子带着孩子们临走前,冯燕武又叫住了她,给了每个孩子一人两张十块钱的压岁钱,冯姥姥也给了孩子们一人两张,她脸上才好看些。
等人走了冯姥姥就一直叹气。
这个大闺女过的是苦,她也不是没想过要拉扯一把,但她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那会儿冯燕武联合了村里几个小青年一起搞养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家姐姐,但是去黄庄找她说这件事,冯燕子一口一个没钱,只想让男人来厂里打点工挣点死钱,后来厂里挣到钱了,她又开始心里不平衡,不满足拿那几个死工资,撺掇着男人跟他提条件。
这要不是亲姐姐,冯燕武真想把人给赶出去。
去年家里入冬前搞大棚,也不是没通知过她,再不济买个一亩地的塑料膜,那也花不了几个钱,冯燕子又怕这怕那的,背后还跟人说风凉话:“五亩地的白菜都没收,回头我看他哭的日子都有。”
当时还得意洋洋的,一直到了冬至往后,蔬菜价格越来越贵,冯燕子就笑不出来了。
明里暗里还打听娘家挣了多少钱。
眼睛里头都是钱。
一说起大闺女,冯姥姥就直叹气,都是自己亲生的,哪个过得不好都心疼,偏生老大是这样的性格,扶也扶不起,拉也拉不动,一直到了晚上涛涛给奶奶讲故事,才把老人家哄的开心些。
等人走了,冯姥姥才有时间拉着女儿说体己话:“刚才她说的那些,你也别往心里去,亲生的不亲生的,要看缘分的,有些亲生的未必好,有些不是亲生的未必不好,总之这人呐,都是命,你看她是不是我亲生的,现如今我还没靠上她养老,一年下来补贴她不少,我这人又容易心软,看不得你们哪一个过的不好……”
挣的那点钱都贴补子女了。
以前冯燕文不好,每次过来都贴补她。
现在倒是不给二闺女贴钱了,但每次冯燕武进城,带到城里蔬菜鸡蛋和肉鸡也不老少,这一个冬天冯燕文母女都没怎么买过菜,全吃娘家给的,给冯燕子的也不少。
她家窟窿大,家里有六个孩子要养,个个儿张嘴吃饭就是不少钱,每年到了买农药化肥的时候,她就上娘家哭穷,冯姥姥看不过她这么苦,有一个算一个的都贴补了大女儿。
弄的一个儿子倒是没得她多少补贴。
不过俩老人现在还是劳动力,这就算是对儿子最大的补贴,今年冬天一共种了这五亩地的白菜,卖完以后冯燕武还分了她一千块钱,给她过年,她本来想着给大闺女补贴个三百,让她把日子过好,闹了这么一场,就歇了给她钱的信息,只掏出去一百给孩子们压岁钱,这些钱最后肯定会落到大女儿手里的,不过她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冯燕文沉默了一下:“我知道的,徐梦这孩子好,说句实话要不是她,我干不出今天的是事情出来,我这半年来我也挣了不少钱,您也少惦记这些。”
冯姥姥拍拍她的手:“你也是好孩子,徐梦也是好孩子,千万不要因为她的话离了心,别说她亲生父母不知道在哪,就算哪天真的找回来了,养恩不比生恩大?她就算认了亲生父母,也是跟你亲的,可就算她不认亲生父母,以后组织了家庭,也是会跟父母渐渐疏远的,你可不能把孩子放在太重要的位置了。”
免得以后会难过,会失望,会失衡。
有冯姥姥这样一开脱,冯燕文郁闷的心情算是好些了,母女两个又说了好一会儿体己话。
冯姥姥又问:“你现在这个年纪又不是不能生,就没有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