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前世徐梦过的并不太顺利,母亲过世以后,她是从家里跑出来的,不敢跟以前的朋友联系,也不敢跟冯家的亲戚们联系,总觉得愧对母亲,愧对所有人,也不敢见姥姥跟舅舅这些亲人,那一年她也才十八岁,除了去姥姥家,连城区都没出去过。

她活的很努力,但也很费劲,往往事倍功半。

但后来发现越费劲越辛苦。

这一世不一样了,除了身边有母亲,还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和亲人。

从遇到第一个贵人张桂芬,开始在火车站卖西瓜以后,她就尝试着跟身边的人产生一些勾连。

比方说张明卿,最开始只是一个来找她妈妈补习的客人。

如果没有某个时候更进一步的来往,那张明卿可能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学生家长而已。

可现在情况变了,他们不单单有感情联系,也有利益勾连,是朋友跟亲人,也是合作伙伴,当徐梦想要做火锅底料,就知道这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做成功的事。

她有方子,有点子,但是没有资金跟人脉。

张明卿有钱,但她没有如何去扩张的思路。

把这一切整合一下,或许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张明卿挑了挑眉,问出纠结她最久,也是让她最关注的问题:“可是,万一影响到咱们店里的生意怎么办?”

之前她不是没想过要做火锅底料,但那会儿自家店里卖的火锅料都不够,她是疯了才会把这东西卖到外面去,还有一点就是她说的,要是在外面卖,影响到店里的生意怎么办?

但现在不一样了,黄晓莹如果能来店里工作六小时,意味着产量要比以前多五六倍。

多出来的火锅料怎么办,总不能都拿去送人吧。

“但你想想,你这家店能做多少生意,调料市场做大了,能做多少生意?”

一家店,做到现在饭点客满,一个月的盈利差不多万余元。

换一般人来说,也该满足了。

离婚的时候她也分了不少钱,婆家那些三姑六婆的看着她,都说:“你这辈子也就生了个女儿,但也能养老啦,以后抱紧这些钱就好,只要不被人骗走,这辈子算是锦衣玉食了。”

对于他们来说,张明卿也就配个衣食富足。

丈夫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家里需要找物流,她在站里没少找关系。

那个年代能找到火车皮,可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张明卿在站里干了小二十年,人脉一会儿不是盖的。

现在生意做起来了,就忘记当初是怎么求她的,大家都觉得她是只金丝雀,是拿着几十万,就该感恩戴德,一辈子躺在金窝银窝。

她出来做事未必是闲的,也想证明证明自己。

“那你说,咱们怎么做。”

其实这几天徐梦还没过来,但也想了很多,她自己逛过各个菜市场卖调料的地方,又说了下自己的想法:“你不要觉得火锅调料是抢自己的生意,这么多人都会在自己家里做饭,但外面的馆子也没有都倒闭掉,你这个餐馆才多大,能招待多少个客人,但火锅底料的受众可是全国,不光能卖到京市,将来还能卖到更早的地方,咱们要做就做到别人前面,才有机会,先把商标注册,我不懂食品销售要办什么手续,你先问一问手续怎么办吧,办下来以后,咱们再商量细则。”

前世徐梦就做过很长时间的小商品的售卖,很清楚这种东西的利润。

小小的一个东西,别看价格便宜,真走起量来,利润也是杠杠的,要抢占市场先机,打造品牌这个概念,前世好多火锅店都出同品牌的火锅底料,可影响到店里的销售了吗?

两人聊着聊着就更加投入了起来,张明卿也越发心头火热。

给她的感觉就是,可以做。

那就试着去做,食品送检,各种手续,她是做这一行的自然有人脉。

而徐梦则是负责产品的开发,现在她不用总耗在厨房了,也有大把的时间去研究更好的口感,两人一直聊到下午,这才兴致很好的结束这次谈话。

张明卿现在干劲十足:“你只管去念书,后面的事情都交给我好了。”

“那就说好了啊,以后让我表妹过来。”

这会儿功夫,黄晓莹已经跟店里的人都混熟了。

徐梦叫她的时候还有些不太想走,磨蹭了一会儿才跟宋霞等人挥手告别。

到这会儿,徐梦越发确定,该给黄晓莹找点事情去做了,总待在家里不是个事儿,也得给她规划一个职业前途。

她才十六岁啊,按正常的轨迹,这个时候应该在学校读高中。

但这会儿小小年纪,进工厂的人也不少。

等出了店,徐梦才问黄晓莹:“之前我跟你说的读书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