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3页)
她也不想在今天聊考试给孩子徒增压力,就问:“晚上想吃点什么?”
徐梦跟魏香齐齐开口:“凉面!”
冯燕文笑着说:“就知道你们想吃这个,下午我就让钱大嫂准备了,还凉拌了一个鸡丝,刚才我来之前就尝过味道了,是真的不错。”
说着说着,就咽口水了。
钱大嫂有一手好厨艺,夏天经常做的就是凉面。
里面擦点黄瓜丝,再淋上一勺辣椒油跟香醋,那味道简直是绝了。
这段时间天气很热,大家都喜欢做凉面。
但钱大嫂见冯燕文总吃这些,也没什么营养,又想到了用鸡胸脯肉水煮了,也是这样凉拌了,味道也是极好的,剩下的鸡架子拿去煮汤,烫点青菜吃。
回到家的时候,钱大嫂刚把凉面做好,两人吃完了饭就去找常喜玩,三个人聊了一会儿今天考试的情况。
常喜说:“政治我考的还不错的,但语文有几个考点我都忘了,当时进考场的时候我就一脸懵,这可怎么办啊?”
徐梦强作淡定:“很正常,我政治考的也不好,明儿要考数学跟英语呢,要不要我帮你们把英语的作文梳理一下?”
魏香松了一口气:“这样比较好,晚上我干啥也没心思。”
徐梦:“晚上我们去找常喜,我们三个一起复习?”
魏香说:“好。”
于是跟徐梦一起去找常喜玩。
常喜考了一天,也累的不行,晚上也不太想复习。
但有徐梦领头,聊了一会儿开始讲英语,又感觉再聊一会儿也不是不可以。
见三个丫头聊到兴起,连水都不想喝了,常喜妈端了一盆切好的西瓜过来,又悄无声息的出去了。
三人继续就着考试这个话题聊……
之前徐梦专门给英语作文做了模板,现在班上用的都是这个,当时她也给了常喜一份,常喜也拿去用了,作文是很好抓分的点,这一点把握好了,起码能多个十来分,其他的临阵磨枪可能没效果,三人干脆把英语常用的一些作文模板也过了一遍,等冯燕文过来叫人的时候,发现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点。
第二天还要考试呢,三个人这才各自散了,回家洗漱睡觉去了。
常喜妈盯着徐梦的背影,嘴角微微的翘起。
女儿交的这个朋友好,全靠徐梦带着,不然常喜这个性格,就像个磨子一样,推一把才动一下,这一年要不是徐梦带着她一起学,常喜妈真有了要给她提前跑关系的准备了,现在铁路单位可不好进,进一个就要出一个,她在单位干了这么多年,事业上刚刚有点起色,现在要是让常喜接班,什么都要重头再来。
能认识徐梦,真好。
三天考试很快就过去了,考完那天魏香哥哥来学校接她。
来的时候还专门从家里带来了一大框子的新鲜蔬菜,先去了趟长春巷那边。
冯燕文看着一大背篓的番茄、茄子、黄瓜、辣椒等菜,哭笑不得的谢过了他,一个月前魏香说要来他们家里住,魏家为了怕麻烦人,就背了一大袋面粉过来,后来更是隔一个礼拜就送些菜过来,连她都能感受到魏家对这个女儿的疼爱。
“你们真是太客气了,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忙。”
“怎么会呢,这一年来,多亏徐梦帮她,以前我们家小妹可内向了,现在一回到家就跟我们说在学校的事,多亏了徐梦照顾她。”
然后两家人一起去考场接孩子。
第三天就考了一门,十一点考完。
还不到十点半,外面就站满了接孩子的人,徐梦跟魏香一出考场就对了几个答案,徐梦的历史成绩不错,有几个题目明显是魏香答错了,她懊恼的拍了一下脑门。
“糟糕,只怕历史是没考好。”
“没关系,你平常也是这样。”徐梦说了句扎心的话:“你只要正常发挥,大学肯定是有得上的。”
“就是不知道今年录取率多少。”
91年也被称之为,自83年以后,录取率最低的一年,又被称之为“黑色七月”,录取率之低骇人听闻,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落榜也是常态,徐梦怔愣了片刻,笑着说:“那你还回学校对答案吗?”
魏香摆摆手:“我们县里就有学校。”
他们县在京市的郊区,最好的学校也就那样了,她是考进城里的学校来的。
虽然没在县里的学校读书,但同届也有不少人在那边上学,找个标准答案应该不难。
一般情况下,每个学校考完都会组织一部分老师学生做题对答案,方便学生估分报志愿,现在都是估分完了盲报,所以估分这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志愿也是有老师引导的,一般学生不说,考上了本科线的学生,但凡去问老师,老师肯定都是会一对一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