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本地人都愿意就近打工,高家寨的工厂的人一周之内都招好了。

原先在城里上班的那十来个员工竟然一个都没走,都选择了留下来继续干。

一问,竟然是因为这边提供住宿。

原本这批员工们也不想挪动的,结果张明卿建议她们去高家寨的工厂里看一眼,大家商量了一下,都表示想留下来。

工厂现在分成操作区跟生活区,操作车间因为要长期烧火,里面有明火,所以把生活区跟那边分开了,分别是两栋不同的房子,离的并不是很远,只有几步路的距离。

但当初设计这个房子的时候,是按照六人一间的宿舍来设计,宿舍里有安装了吊扇,条件比起不少人家里的住房都好,当初建这个房子,两人就是按照两百人的工厂设计,宿舍也是按照四十人的宿舍设计的,且除了门口的保安室,厂区里面基本上只有女员工宿舍。

这就太方便了。

暂时从高家寨招来的这一批女工都是本村人,不需要住在厂里。

而需要提供宿舍的的就是之前的那十来个员工,她们在一起相处了几个月,彼此之间也熟悉。

加上现在城市里住房还是很紧张,在这里干活的大部分人,家庭条件其实都不太好,能找到一个管食宿的工作,还没有离开京市的地界,其实大家都挺满意的,于是商量了一下,约定好干脆都留下来了。

这一点倒出乎张明卿的预料,她原以为至少会走一部分。

这样更好,这些人都是熟练工,各类工种都有,老人带新人,后续再招进来的新员工就可以由这些老手来带,这些人在前面几个月内也干顺手了。

所以赶紧安排好人进厂培训。

这些人先是老带新干半个月,基本上都能独立操作,这个节奏刚好赶上入秋,所以这段时间火锅店的生意差不多都交给了宋霞,张明卿亲自盯着工厂这边的进度。

工厂一下子就繁忙起来,本来打算往返的黄晓莹,也忙了起来,搬进了工厂居住。

而工厂里除了本村的女员工以外,原来招的那十来个人刚好凑两个宿舍,倒也热闹,张明卿也把家里淘汰掉的旧电视机也搬了过去,也让员工们在工作之余,有了娱乐项目。

而有了这项措施以后,住在工厂的那些女工们就更稳定了。

八月底开始稳定出货,九月份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店里从原来的游击营销模式,转成向小型超市跟摊位上销货的模式,原提货的那些人也从自由散漫的小摊贩变成了工厂销售的模式。

提货的成本放在了公司,但提成不变。

虎子妈从自己掏钱提货,到自己成为销售老大。

因为挣得多,现在她才是家里面说话算数的那一个。

八月份,虎子妈决定拿着这段时间攒下来的钱,把旁边的店面也买了下来。

陈虎以前的面馆面积小,做不起规模,现在几乎是双倍大的店铺,也做起别的品种来,他店里请了个厨子专门做早餐,生意很是红火,就连王美丽都羡慕嫉妒不已,好几次凑过去,张口想跟虎子妈打听。

虎子妈欲言又止,她知道王美丽是什么意思。

但她知道自己挣这个钱也多亏了徐梦,她是肯定不会给徐梦填这个堵,把王美丽招来做销售,如果她再继续提,虎子妈就打定了心思,把这事儿跟王美丽摊牌。

八月下旬,当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都发到同学们手上,徐佳基本上能确定自己落榜的事实。

虽然家里人早有准备,但王美丽依旧被气得要命。

她原来供职的陶瓷厂效益不好,国营陶瓷厂渐渐被私营的小工厂取代,厂里也开始不能按时发出工资来了,现在家里的负担是一日比一日要重,换做以前或许没有什么,老三徐解放在外面跑车的收入,都是放在公中花的,大家吃的是大锅饭,他们家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而现在厂里发不出工资,还少了老三的那份补贴,偏偏那个老太太也是个不省心的,三天两头要去医院拿药。

作为孝顺儿子,徐老二不能无视母亲。

背着妻子把薛老太送去医院看了一次病,家里又损失了几十块,等回来以后又看着待在家里让人闹心的女儿,王美丽第一次情绪崩溃到嚎嚎大哭。

从丈夫,到女儿,没有一个是省心的。

偏徐佳是个脸皮厚的,没考上大学,也不提复读的事,提了几次要她去找工作,但徐佳就是不接这茬,最近徐佳想通过徐梦父母那里走捷径,这又是好走的,人父母就算是十几年没见过自己的女儿,难道不懂去打听的吗,而且这么多年没找来,甚至连钱都没寄,很有可能人没了,或者夫妻两个离了婚,重新组织了家庭,谁都不愿意找回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