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2/3页)

男生一秒扬起一个灿烂的笑脸:“我叫曾涛,大二应用物理的,你不认识我没有关系啊,回头我找你玩,咱们先熟悉熟悉嘛,我打听过了你也是京市人,咱们就应该本地找本地的嘛,你现在晚上要占自习室吗,要不要我帮你一起占位。”

曾涛是那种奶油小生的长相,现在很流行。

在学霸里面算是油嘴滑舌比较能讲的,在油嘴滑舌界算是个学霸,他这样的男生是很受女生欢迎的。

还要一起去自习室,徐梦都不能脑补有多尴尬:“对不起,我有对象了。”

哎呀,这也太软萌了,拒绝别人都用这么软的语气吗?

可这话在曾涛看来,就是小女生的一个借口而已。

花没送出去,人还跑了,曾涛倒也无所谓,他家庭条件不错,父母给的生活费很富裕,买束花他还是买得起的,至于徐梦的拒绝,他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女生矜持一点也很正常,他有耐心去追。

徐梦却被这样的事情烦的不行,这些人是不用上课吗,不用忧虑末位淘汰的吗,她考上大学可不是为了吊车尾的,更何况她有男朋友了,让男朋友知道这种事情,一定会很不爽。

两个朋友都捂着嘴巴笑,觉得徐梦也蛮厉害的。

以前在学校她就很厉害的,现在更厉害了而已。

徐梦生硬的转了个话题:“魏香,你家生意做的怎么样了?”

魏香家里的生意是全家人一起干的,但主要出力的是她小哥。

“还行吧,生意倒是还行,但我大嫂对利润分配有意见,可能要拆伙了吧,我小哥打算把铺面让给我大哥去做,自己去南边拿货做批发。”

那不是跟王栓柱的业务差不多了吗?

魏香说:“就是跟王叔叔合伙,王叔说广州那边的合作方换了一个,怕直接打钱过去合作方那边不靠谱,就找了我小哥,让他去广州那边盯着点货,给的待遇也挺好,我小哥就同意了。”

生意是她小哥做起来的,一转手就给了她大哥?

“你小哥还真舍得?”

“不舍得也没有办法,我嫂子在家里闹腾着呢,而且他觉得县城的生意,做到现在也就这样了,还是上游拿货挣钱。”魏香压低了声音说:“我小哥说王叔可厉害了。”

王栓柱以前就做点二手翻修的生意,谁也不知道他背地里居然搞这么大的动作,但他一直就是扮猪吃老虎,从八十年代初期,他就偷偷的去广州进货,倒买倒卖录音机,明面上却是个卖二手电器的。

后来碰到价格闯关,大赚了一笔。

以前风声紧,对个体户的态度不明朗,也就是王栓柱这样的性格可以苟着,他跟在广州那边做生意的朋友合作,这几年没少挣这些钱,也就是最近开始,京市都要取消票证的风声传了出来,他才敢把做生意的事情摆在明面上来。

魏强刚开始跟王栓柱拿货,两个人渐渐熟悉起来。

冯燕文怀孕以后,这段时间王栓柱就想去南方了,两人熟悉以后,他觉得魏强人品不错能力也可以,干脆给他佣金,让他往南方跑腿,魏强一算收益也不错,去南方还能长长见识,没准自己也能寻摸出一条好的生意路子。

恰好这个时候,寻亲的徐既白和唐若梅夫妇,也登上了回国的航班。

一个月前,一通电话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这通电话是来自于他们的朋友,朋友告诉他们,最近有一个国内的留学生正在四处打听他们的情况,徐既白在海外的华人圈比较有名,对方觉得奇怪,就提醒了一下他。

徐既白通过这个电话寻根索引却查到了一个地方——

京市。

曾经他们把女儿托付给了亲戚,去往南方的农场进行改造。

当时的情况就是,女儿的身体不太好,南方的条件也很差,权衡再三后,徐既白夫妇还是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委托亲戚帮忙照看小孩。

这种操作在当时并不少见,身边也有很多下牛棚的知识份子,只要能把孩子留在京市的,哪怕孩子大一些,也更愿意让他们留在京市。

但这种平衡,在76年的一场变故中被改变。

徐既白夫妇偷偷前往港城,在那边待了九年。

在当时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内地的朋友联系徐家。

寄回去的信,得不到回应。

后来内地的朋友也出国了,他们跟这边的联系就更少了,当时的港城还在英国的控制下,舆论消息都是经过加工了的,徐既白夫妇又思念女儿,但更害怕回国以后,会回到十年前。

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们也不敢前往京市寻亲,后来兜兜转转的到了美国,便彻底断了寻亲的念头。

在得知这个电话来自于京市的一个女孩子以后,两人动了回国的心思,并试图跟远在大洋彼岸的徐家联系,而这一次却联系上了,对方告诉他们,他们的女儿现在还活着,而且活的还很好,希望他们能够回来见他们一面,商讨关于这个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