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一丘之貉(第11/13页)
刘霖淡淡道:“你放心好了,只要你肯好好干,本将军不会亏待你的。不但不亏亏待你,本将军还会把你扶持到相当高的位置,保你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多谢大都护!”
贾兴文此刻确实是对刘霖感激不已。
能够得到刘霖如此的赏识他真的没有白来安西军。
可以说刘霖就是他生命中第二个贵人,第一个是赵洵。
如果没有遇到赵洵,贾兴文可能会在不良人衙门里蹉跎一辈子,永远不可能获得升迁。
但也正是因为赵洵的遭遇,让贾兴文彻底看清了在不良人里没有前途可言。
所以贾兴文退出了不良人。
这个时候贾兴文遇到了他的第二个贵人,也就是刘霖。
遇到刘霖之后贾兴文发现自己终于有了可以施展报复的地方。
自此以后他在安西军中简直是扶摇直上,一路起飞,距离走向人生巅峰并不远了。
...
...
莎兹国。
慧安法师已经从最初的愤怒和不甘情绪中渐渐走了出来。
他现在已经能够以一个较为冷静的心情去面对了。
目前来看他输给安西军并不冤枉。
因为从一开始的时候慧安法师就表现的有些大意轻敌。
他当时以为安西军的主力已经不在,便可以随意的拿捏安西军。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人员伤亡,最终慧安法师制定了围而不攻的策略。
这个策略的目的就是把那两万安西守军活活困死在都护府内。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十分狠辣的手段,基本上可以使得安西军上下都处于一种绝对的惶恐情绪当中。
而且这种情绪的累积会越来越明显。
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安西军尚且不觉得有什么,但是随着他们城内粮食的减少、淡水的减少,埋怨的情绪会越来越多。
到了那时甚至不用慧安法师出兵攻打,安西守军自己就崩溃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慧安法师想要达到的境界。
可惜他没有想到刘霖竟然又率领数万大军赶了回来。
不早不晚,就在他们围城的当口。
如果刘霖来的早一些的话,慧安法师就不可能制定这个策略了。
如果刘霖来的晚一些的话,慧安法师就已经拿下安西都护府了,也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只能说刘霖来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
如此巧合的时机让慧安法师彻底懵了。
一瞬间慧安法师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仿佛他做任何事情都是错误的。
这种情况下,慧安法师只能强求自己保持冷静,只能强求自己保持克制。
但是溃败还是出现了。
因为西域联军的士兵们并不能像慧安法师一样保持克制的情绪。
面对如同海啸一般涌来的安西军,他们能够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溃散。
面对安西军的汹涌攻势,他们逃散的速度相当之快。
慧安法师甚至当时都来不及说点什么,就看着整个西域联军做鸟兽散。
那个时候慧安法师的内心是相当崩溃的。
他不明白为何他精心谋划的一场大战会以这样一个戏剧性的方式收场,他不明白这一切是为什么。
最后他明白了。
他就是犯了一个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大意轻敌。
他当时根本就没有把安西军放在心上,所以才会酿成这个惨剧。
如果当时但凡他拿出一点心思去算计一下的话,恐怕结果就会完全不同了。
当然,现在再说这些都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大局已定,现在回溯也只是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问题。
不过,此时此刻慧安法师至少明白了一年,那就是安西军并不是像他想象中的一颗软柿子。安西军将士的韧性比他想象中要强的多。
保持克制很关键,保持克制能够让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拥有随机应变的可能,保持克制也可以让一个人该上的时候上,该退的时候退。
做到进退有度并不容易,慧安法师现在明白的尚且不算是太晚。
接下来他准备了一个精心的计划,复仇安西军的计划。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慧安法师不可能在同样的地方跌倒两次。
在他看来安西军确实有实力,确实有韧性,但是他未必没有机会将其拿下。
关键是慧安法师要制定一个详尽的计划,将所有安西军以及所有西域联军全部放到这个计划里。
所有人都是棋子,而他是下棋的棋手。
那种判断力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慧安法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去说服大部分的西域国君。
众所周知,西域三十六国其实是三十六个城邦国家。
这些城邦国家不像是中原那些大一统的王朝,他们的地盘有限所以眼界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