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直言死谏(第11/14页)

关键时候慧安法师还是能够站出来的。

因为他不仅仅是代表了自己,更是代表了那些西域主战派的城邦国。

他们要跟大周干到底,要跟安西军干到底。

...

...

江南道,宁州城。

将奏疏送出后,万彦万刺史的心情一时间变得相当的平静。

这个时候的万彦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把事情想明白了。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赵洵赵明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虽然乍一听起来会显得有些平凡,但是自己想一想就会发现这看似普通的话里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道理。

当明白了这点之后,万彦万刺史瞬间豁然开朗了。

君是什么,君是天下共主。

君王看起来是至高无上的吧。

但是跟江山社稷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很多时候万彦都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裱糊匠或者说是一个补锅匠。

他并不能创造性的做出什么,他只能尽可能的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一些修补工作。

看似他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成就跟他本人的努力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之所以获得了这些成就,更多是因为他的官位,他的身份。

万彦这个时候再想起来自己当年的一些想法,只会觉得有些好笑。

他更多是是建立在朝廷立场上的选择,而没有把大周百姓放在第一位。

至少在现在,万彦很清楚他作为一个地方官、父母官,应该要为民请命。

他应该要为宁州城的百姓做一些切实的事情。

他不能再以一个朝廷官员的身份自居。而是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普通人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就像是赵洵经常说的换位思考。

当一个人能够换位思考之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他会看到全然不同的世界。

这个世界也许没有他原本的世界那么的华丽,但是却更加的真实。

这个世界更加的冰冷,更加讲究所谓的规则。

而这些规则其实是上位者,是朝廷权贵公卿们制定的。

这些规则是用来约束百姓们的。

但是有的时候百姓们却会觉得迷茫。

因为他们似乎也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啊,为啥会感觉活得那么难,那么累?

仿佛不管接下来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会活的非常困苦。

生活真的那么艰辛吗?

生活真的看不到任何希望吗?

至少在此时此刻,万彦真的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这让万彦觉得有些心痛。

这个时候万彦才明白他之前所认知的人生是完完全全虚假的人生。

他现在认知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虚假的人生和真实的人生之间其实是有着某些部分的重合的。

但是要想将这两者完完全全的分清楚,其实也并不容易。

所以他才会毫不犹豫的写下那份奏疏。

一开始的时候万彦觉得自己会表现的相当激动,但是后来万彦发现他并没有。

万彦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其实更加的真实。

人活这一辈子,总归是要做出一些令自己完全不后悔的事情的。

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反正在万彦看来,生活之中闪光的部分恰恰就是那些老百姓身上所表现的东西。

因为那些王侯将相身上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虚妄的。

只有老百姓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

当他们能够看到老百姓身上的闪光点时,也意味着他们成长了。

也许一开始的时候会稍稍的让人觉得有些不适应,毕竟之前的万彦都是高高在上的。

他是朝廷委派的正四品的地方官,外出有衙役清道,有护卫环伺左右,有一群人簇拥着吹捧着。

久而久之万彦难免会飘飘欲仙。

可是现在万彦发现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老百姓们生活是很困苦的。

老百姓们是拼了命才能够活下来的。

这种情况下官府自然是要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了。

如果身为地方官都不能够这么做的话,他们还配称自己是父母官吗?

万彦知道他不是大周朝最高等级的官,但是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官。

万彦知道自己在关键的时刻还是要能够有所担当的。

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上奏。

他必须要让大周朝最高统治者,大周朝最尊贵的男人了解民间疾苦。

其实仔细想想也能够理解,皇帝陛下深居宫中,对于民间的生活根本就不了解。

既然不了解,就会有错觉。

也许在显隆帝的心目中,百姓们的生活是相当好的。

很多时候一些宵小也会在天子面前进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