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联名上书(第5/14页)
叠纸人这种纯靠经验积累的,有人指导真的是太关键了。
此时此刻十师兄徐荣等于是把他多年积攒下来的经验毫无保留的给赵洵传授了。
如此赵洵还要什么自行车?
接下来赵洵真的是不能够有任何的犹豫了,必须要好好的将剩下的纸人全部叠好。
对赵洵来说,接下来的每个细节可以说都是相当关键的了。
别看这只是叠纸人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实力的。
赵洵知道接下来他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所以赵洵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他一直都在非常认真非常卖力的学习,他想要将细节做到极致。
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积极学习肯定是不会有错的。
赵洵非常的努力、卖力,这一点十师兄徐荣自然也是看在眼里。
他感到非常的欣慰。
如今整个书院之中已经再也找不出像小师弟赵洵这么卖力这么拼命的人了。
“呼...”
呼出一口浊气之后,赵洵已经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赵洵为的可不止是他自己,而是为了万刺史能够免遭显隆帝的屠戮。
毕竟万刺史是他们的朋友,朋友对朋友就是要拿出一些担当的。
如果接下来文武百官都集体上书保万刺史,那显隆帝会作何感想?
赵洵几乎已经能够想象的到显隆帝那张气的猪肝色的脸了。
恶人还需恶人磨。
反正赵洵觉得这大周朝廷的满朝文武也没有几个好东西,就让他们去和显隆帝互相恶心吧。
...
...
大明宫之中,显隆帝已经快要气炸了。
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他就陆陆续续的接到了来自于长安城文武百官的奏疏。
这些官员们上奏只为了一件事,那就是万彦。
这个万彦到底有什么魔力,竟然能够让大周朝的文武百官齐齐的为他做事?
一时间显隆帝觉得人麻了。
好家伙,这是蹬鼻子上脸,欺负到他的头上了啊?
显隆帝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难道说是有人走漏了风声?
消息并不一定是从宫中走漏的。
万彦是从江南道上的奏疏。
奏疏一路经由运河再转驿站传送至了长安。
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有某一环会走漏消息。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万彦在上呈了这个奏疏之后,便立即放出消息,请求这些他在京师中的同僚帮助他一起上书。
如此一来就能够形成一个浩大的声势。
对万彦来说将声势搞得越大越好。
声势越大,显隆帝要承受的压力自然也就越大。
声势越大,显隆帝要忍受的指责自然也就越多。
这样一来显隆帝就真的很难降下圣旨去惩治万彦了。
一时间显隆帝人麻了。
他现在到底该何去何从?
显隆帝觉得接下来他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会遭到来自于满朝文武猛烈的抨击。
那这也太难了吧?
显隆帝感觉自己被人针对了。
对方针对的还都在点子上。
显隆帝直是觉得自己的心态要爆炸了。
到底要怎么做呢?
他要怎样才能够处理好万彦这件事情呢?
显隆帝知道万彦事件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如果不能够处理好这个事件,那么之后类似的事情就会时有发生,到了那时显隆帝就真的是要欲哭无泪了。
显隆帝觉得自己如今的处境是相当艰难了。
真的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
显隆帝无奈之下只得宣召慧言法师入宫了。
可是慧言法师说到底是个出家人。对于朝廷的这些事情他真的懂这么多吗?
要是慧言法师提出的方案显隆帝不满意怎么办?
...
...
东宫,太子李显坤听到了群臣一起联名上书父皇的消息之后直是窃喜不已。
这还真的是想要睡觉就有人来递枕头啊。
这个情况可以说是再理想不过了。
如果有这么多臣子因为万彦这件事来反对父皇,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压制住父皇。
太子李显坤知道父皇一旦在与群臣的对决中处于劣势,对他来说就是一件顶天的好事。
当父皇对群臣应顾不暇的时候,就不可能再腾出额外的精力来收拾他了。
对太子李显坤来说这可以算的上是最好的结果。
有的时候太子李显坤会仔细思考一个储君到底要如何表现才能够让所有人信服。
现在他找出了答案,那就是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比如说现在太子李显坤的机会就来了。
太子党的成员在朝中数量可不少,如果接下来太子李显坤能够合理的利用好太子党成员,能够合理的将太子党成员调动起来,那么接下来他们就有相当大的机会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