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显隆帝的愿望(第7/14页)
如此一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影响,西域三十六国应该就会对大周文化变得愈发熟悉了。
刘霖知道朝廷会对此喜闻乐见的。
尤其是显隆帝最是好大喜功。
这种情况下显隆帝肯定会想要在他有生之年看到西域彻底的臣服。
这样一来,多年以后的史书上肯定会对西域之战浓墨重彩的书写一番。
而这番文治武功最终肯定会落在显隆帝的身上。
只要显隆帝能够获取到名声,他肯定会支持安西军的行动。
整个过程并不会让显隆帝花费太多的心思。他只需要轻轻的勾一勾手指,就会有人迫不及待的替他卖命了。
如此一来刘霖就要就细节跟显隆帝沟通好。
只要显隆帝觉得没有问题,那就真的不会有什么太大关系了。
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显隆帝发现有一些不妥的地方,那问题可就大了。
刘霖很清楚显隆帝最是多疑。
尤其是对封疆大吏,以及领兵在外的将领。
王忠益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刘霖很清楚自己不能成为王忠益第二。
王忠益之所以会落得这种结局,就是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显隆帝的逆鳞。
他不仅没有意识到,而且还去触碰了显隆帝的逆鳞,这才会被显隆帝清算。
所以刘霖务必要吸取这个教训。
显隆帝是不会允许有人威胁到他的。
不管是王忠益亦或者是其他人。
皇权在显隆帝的心目中可谓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威胁到了皇权,显隆帝立刻就会翻脸。
即便是他的儿子亲人也是如此。
更不用说武将这样的外人了。
在整个过程当中,刘霖必须要消除显隆帝的疑心。
最重要的就是让显隆帝明白刘霖没有拥兵自重,谋求自立的心思。
只要显隆帝接受了这点就不会再有什么太大的意见。
但是刘霖也很清楚要真正做到这点需要付出的东西有很多。
他必须要尽可能的一点点的去推进。
如果操之过急的话效果肯定是不会好的。
刘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相当重大。他务必要抗住压力才行。
当然不排除显隆帝也会提出质疑。
一旦显隆帝真的怀疑刘霖和安西军,那就真的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刘霖目前能够做的事情相当有限,但在这个范围内他还是要尽可能的去争取。
不能因为很难做就放弃去做了。
而且刘霖也觉得大概率显隆帝不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安西。
毕竟如今显隆帝是在努力修行。
虽然这位大周的皇帝陛下天资相当一般,进入修行的时间也很晚,但是他现在对于修行的热情还是很强烈的。
这种情况下显隆帝到底有多大可能可能破境提升呢?
刘霖不知道。但是他相信以皇家的资源要想提升修为境界也是不难的。
即便是硬拔也是有机会的。
何况现在慧言法师就在长安城。
且不说慧言法师究竟有何目的,仅仅就说当下局势下他的能力确实足以帮助显隆帝变得更强。
只不过如此一来佛门对于朝廷的影响就会更大一些了。
道门和儒家会被分掉一部分的地位。
从长远来看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可就眼下而言至少帮助到了显隆帝修行。
显隆帝是一个很看重眼前利益的人。
只要他的修为境界能够持续提升就不会把精力花费在内耗上。
这对于安西军和刘霖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事。
刘霖知道要想把安西军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要付出的东西相当之多。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遭遇到再多的挑战也得要硬抗。
这种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轻言放弃,不然的话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朝廷和安西都护府之间的关系可谓十分的微妙。
一方面安西都护府屯田军垦,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另一方面,安西军又受朝廷节制,得听从朝廷的调令。
身为安西大都护,刘霖务必要维系好这个平衡。
要把这点做的干脆利落确实不容易,主要还有言官群体在盯着。
大周朝的言官就像是苍蝇一样闻到点味道就一拥而上。
即便是你拼尽全力想要把他们赶走也很困难。
这种情况下多留几个心眼总归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时候刘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和他的家族,而是整个安西军。
安西军如今所面对的局势相当复杂无比严峻,身为安西大都护,刘霖有责任带领他们走出危机。
整个过程之中刘霖会和朝廷进行多次沟通,确保朝廷不会起疑心。
至于言官嘛...就不是刘霖一个人能够掌控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