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三元合一(第4/14页)
不得不说为了对抗书院,显隆帝可谓是煞费苦心。
这真的是无比艰难的一件事情。
但是没有办法啊。如果这个时候不努力削弱书院的影响力,而任由书院这样发展的话,用不了多久书院都会变成大周皇室的心腹大患。
其实要扭转天下读书人的心态,必须要让他们能够心甘情愿的去考科举,进而入朝为官。
朝廷相较于书院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功名利禄。
而书院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所谓的修行。
但是修行这个东西朝廷也可以掌握啊。
朝廷的文官也是可以修行的。只是受限于一些特殊的条件,朝廷的文官能够修行的功法比较有限。
读书人选择哪条道路,会受到朝廷很大的影响。
一旦大方向确定了下来,其实一切也就基本确定了。
在显隆帝看来他举办翰林院的举动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天下读书人看到朝廷诚意的。
一旦天下读书人看到了朝廷的诚意,那么理所当然就会考科举从而入朝为官。
这样一来天下读书人就真的会尽数落入朝廷的掌控中了。
无非是显隆帝选择的翰林宴举办场地有些特殊。
在经过了一番仔细斟酌之后显隆帝最终将翰林宴的举办场地定在了曲江。
理论上来讲这里是达官显贵的后花园,但是也并不禁制平民百姓前来游玩。
如此一来曲江池附近就会有相当多的百姓。
对此显隆帝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他倒是希望有更多的看客。
有了足够多的看客,朝廷就能够借助此举收获足够多的影响力。
老百姓们天生都是喜欢看热闹的。
曲江池突然有了这么一个重大的活动,他们肯定都是会上杆子的凑过来的。
老百姓们肯定会议论纷纷,如此一来也有助于翰林宴带来的效应在民间的传播。
这一点显隆帝可谓是心知肚明。
所以他要充分的利用这点,让老百姓为我所用。
一旦达到这个目的,显隆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朝廷之所以跟一般的地方衙门不一样,就在于朝廷能够尽可能的调动一切的资源。
在调动了一切资源之后,许多事情都可以很好的处理了。
显隆帝只需要一句话,就会有无数人前去给他跑腿替他办事。
书院啊书院,你们真的要跟朝廷作对吗?
这无异于蚍蜉撼树,这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在显隆帝看来书院已经是死路一条了。
当显隆帝给到书院压力的时候书院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生还的可能了。
显隆帝却是要利用这个难得一见的机会将书院连根拔起。
...
...
太子李显坤神情有些凝重。
就在不久前冯昊给他送来警告,叫他这段时间无论如何不要轻举妄动。
如此一来太子李显坤是真的有些慌了。
冯昊乃是大周不良帅,掌控着数千不良人,可谓是对于大周的一举一动十分了解。
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也对皇宫之中的情况很了解。
冯昊对太子李显坤发出警告,恰恰说明如今的形势已经非常危险。
这种情况下太子李显坤自然不能再熟视无睹。
事实上这种时刻太子李显坤必须要重新考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因为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的话就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接下来太子李显坤要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要不要策划曲江池的刺杀。
对太子李显坤来说,也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
如果他能够把握好的话就能够扶摇直上。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则很可能直接坠入万丈深渊。
一时间太子李显坤无比纠结。
究竟该如何是好呢?
太子李显坤一边揉着额角一边仔细思考着。
现在没有人能够帮他。
冯昊等人最多也只是给他提出建议,至于最终采纳与否还是要看太子李显坤自己的。
这个阶段究竟要如何做着实是令人无比困扰的。
不过...
太子李显坤相信自己总归可以度过这个难关的。
毕竟他有这么多的支持者。
即便是不靠他自己,靠他这一系列拥护者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唔...孤还是应该谨慎小心一些。这种时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太子李显坤的性格一向是谨小慎微的。
这种时候自然也没有必要冒险。
冒险是没有必要冒险的,求稳是最佳选择。
只要太子李显坤接下来不要有太大的失误,那么一切就会朝着他计划的方向发展。
至于冯昊那里应该还是会随机应变的吧。
毕竟作为不良帅,冯昊经历过的大场面也算是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