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4页)
从前他以为自己可以,但直到现在,他才终于发现他早就失去了那种能力。
他艰难的开口吐出一个字,“好。”
贺云昭松了一口气,她可真怕萧长沣当场闹起来,那她可丢人死了,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她的笑话呢。
白皙的脸颊上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淡淡的茶香飘荡在四周,她水墨画一般的眉眼和动人的神态能将人吸进这样的氛围中。
萧长沣再次端起这杯自己倒的茶,没关系……他告诉自己……没关系……
很快,很快……只要他恢复身份,一切就结束了。
他是当今陛下唯一的儿子,他是皇位的继承人,他将会是大晋的太子殿下。
他能在贺云昭面前抬得起头,一切的精神上的性格上的差距将会被权力抹平。
萧长沣抬手,他沾湿的小拇指轻轻蹭在贺云昭书房内的红木茶桌上,水渍一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在空气中。
一切都会被抹平……
……
会试通常在乡试第二年的二月举行,因在春季,又称‘春闱’,即丑、辰、未、戌年。
也就是说,通过乡试的举人们有大半年的时间准备会试,这个时间不可谓不紧,但是好在会试的内容与乡试相差无几。
到了会试,参考的人就不只是京城和直隶地区的考生了,是整个大晋所有举人都能参加的考试。
不过作为皇帝的所在地,京城的考生仍然有一部分隐晦的特权,即京乡试的解元郎是一定会通过会试的。
通过会试之后,殿试不过是排名而已,不过再继续刷人。
整个大晋最大的行政区单位是省,共有二十四省,也就是说每三年能出二十四个解元,而会试的进士名额是三十至四十人,最多时也不会超过五十人。
所以解元保送进士这一特权仅仅属于少数地区,京城地区是纯粹的‘特权’。
黔州和云岭是因其地区太过贫瘠,只要出了一位举人,那么会试的主考官会默认一定给这位不容易的举人保送进士。
这也是相当于是朝廷对在那些十分穷困贫瘠地方的一点倾斜。
贺云昭已经中了两元,她对第三元当然有想法,但此次压力之大她也清楚。
京城之外的考生实力是一个比一个强,乡试之后便陆陆续续有富裕的考生来到京城落脚,一边备考一边熟悉京城的情况。
贺云昭也曾连续两月在书院苦读,但丁老道:“你如今的在科考上的能力是已经没有可提升的地方了,能熟悉的都已经熟悉了,若说变数,那就是时务策,这事练不出来的,倒不妨出去散散心,多了解了解其他人的经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可惜你成长的太快竟不曾外出游学,且你……”丁翰章欲言又止,他是知晓贺云昭的心思的,这孩子因为背负着一整个贺家,权利欲是极重的。
但这小孩很会藏,一般人是察觉不出她对权力的热切的。
丁老也是朝堂上走过一遭的人,他曾经也手握大权,如今则是淡泊名利,但他能理解年轻的孩子们建功立业的心。
他温和笑笑容,捋着胡子道:“小昭,你不妨出去玩一玩 ,并不会影响你都成绩。”
贺云昭将信将疑,被这样一说,她似乎才察觉太阳穴隐隐的针刺半的疼痛,好似她太紧张了。
她呼出一口气,“谢师父开导,明天我就出去玩一玩。”
丁翰章满意的点点头。
第二日,一群人聚集在乐坊,一连串上台的精彩表演叫人目不暇接。
乐坊算是稍微正经一些的玩乐场所,比较素,还带着一些风雅的意味。
贺云昭叫了一堆人出来玩,朱检、赵同舟、石芳典、程颐卿、孟庆元,当然也少不了曲瞻。
曲瞻咬牙,腮帮子高高鼓起,他阴沉沉的盯着台上看一圈,又扭头看贺云昭一圈。
最先开口的是赵同舟,他噗的一声吐出一口酒来,“云昭啊!外人说你我都以为是诬蔑,这会儿一瞧,你小子一点不正经啊!”
台上演正戏的时候贺云昭兴致缺缺,上来那些漂亮姑娘弹琴唱小曲的时候,看的那叫一个目不转睛啊!
贺云昭心里大呼冤枉,她听不懂咿咿呀呀那些正戏,听小曲能听懂啊!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