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5页)

‘萧临之死的真相’浮出水面!

吴是笑着看自己手中的‘证据’与跪在下首的凶手。

昔年萧临曾在下属家中酒醉之后欺辱下属之妻,致使其妻子怀孕后生下孽种而亡,孽种便被抱回了萧府抚养。

后因此下属暗地里投靠驻军中与萧临敌对之人,于是萧临构陷此人贪污,他还派自己的长子萧长沣前去抓捕此人。

此人便怒而犯上,提前备好人手要屠尽萧临满门,只可惜萧家防守严密,他只能杀死萧临与萧长沣,之后又一手炮制了凶杀现场想要脱罪。

吴是再看一眼‘真相’,有理有据,刺激。

更别说这其中涉及到的人,下属的妻子死了,萧长沣本人死了,萧临死了,丁夫人只知道萧长沣是萧临与外面一个女子所生,还道萧临并不喜萧长沣,对他十分冷淡严苛。

其实吴是怀疑过小殿下是不是萧长沣,但有了丁夫人的证词,这个怀疑便被推翻了。

萧长沣如果是陛下之子,那么萧临怎么会对萧长沣冷淡严苛的,而萧长沣本人还是沉默服从父亲的。

吴是只能想到萧临不喜萧长沣的出身。

“大人,案犯在此。”

吴是低头去看跪在身前的案犯,心中一紧,居然能使得四品的武将主动站出来引颈受戮,背后之人的的势力隐隐浮现出来。

老安王不太确定萧长沣到底是不是,太明显的人反倒很可疑,但并不妨碍他利用案子给萧长沣泼脏水,不管是不是先弄脏了再说。

在押解案犯回京的途中,案犯吃东西越来越少,还经常夜晚也不睡。

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明白此人是想要染病而去,一旦他死了此事就能就此了结。

他已经连夜传书给宫里,请陛下派人控制好此人的家眷。

李燧当机立断将此事交给了裴泽渊,这种时候,他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亲外甥。

意料之中,案犯死在押解进京的途中。

吴是心中有数,真相很重要,但找小殿下才是最重要的!

他重新在心中捋了一遍事情经过。

已知萧临是二王案余孽,他藏匿了小殿下的下落,敌人因为察觉到萧临的行动而产生危机感所以直接出手。

那么问题重新回到萧临的身上,他做了什么呢?

眉头紧蹙,手不自觉的开始摩擦手边的长刀,吴是喃喃道:“萧长沣……”

调查萧临之死的时候,他曾经归纳了萧临一年内奇怪的举动。

严密防卫萧府是因为他知道有人要对付他,调动庄子上的人是为了护送瞎眼老兵进京。

那么……送长子萧长沣入京到丁家受教是为了什么呢?

从丁夫人口中得知,萧临对待萧长沣有些冷淡严苛。

丁夫人道,萧长沣是个很好的孩子,礼仪从不出错,萧临有什么吩咐他从来都遵从。

那么萧临这一次又吩咐萧长沣做了什么呢?

吴是眼神一利,他吩咐道:“严查萧长沣在京城都接触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我要他在哪家吃了一口饭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

烛火在烛台上轻颤,将纱帐染成一片橘红,掐丝珐琅香炉中沉香氤氲。

李燧看着灯光下皇后的面孔,他心中有无数喜悦想要与皇后分享,但此刻不能说出来。

不是防备着皇后,只是因为此事实在是有太多的不确定。

他只是知道有一个孩子,但这个孩子是男是女他不知道,这个孩子是是生是死他都不知道。

虽然吴是说,那些人谋反失败之后,小殿下是他们唯一翻盘的机会,必然不会轻易放下,一定是放在一个极安全的地方养着。

但李燧也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

那就是,一个小孩子即使没有人去害他,他的生命也是十分脆弱的。

受制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孩童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李燧明白,他不能给了皇后希望又把希望毁灭,那样皇后的身体是承受不住的。

苗皇后有些好奇,她问道:“陛下,你今日是怎么了,总觉得您今日不太对劲,好似有些太兴奋了,是前朝出了什么事吗?”

皇帝与众不同的情绪让苗皇后只能想到前朝发生了什么事,至于后宫,苗皇后也不指望他太多了。

李燧笑着摇摇头,他揽住皇后肩膀,道:“确有一件好事,但朕要以后再告诉你。”

夫妻二人一同躺在床上,他们细细说着裴泽渊最近的近况,李燧还要提几句朝堂上的年轻臣子。

苗皇后家中有几个侄子也要说几句,他们夫妻二人没有孩子,到了这把年纪躺在床上能说的也只有这些。

至于宗室里那些子弟,苗皇后实在不喜,李燧也不想提。

谈来谈去,便说到命数,人一生的幸运是否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