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页)

丁夫人就这么把口信递到了路家去,在贺云昭来看望师父师母的时候也露了口风。

贺云昭觉得不错,师母的侄女有意嫁人,路承炀又未曾婚配。

而在路承炀看来,既能娶妻又能和新主关系更紧密,一举两得!

五月的京城飘着槐花香,马车上的金铃被风吹的凌凌作响,贺云昭端坐马车内,帘子支开一半,顺着车窗向外看去,京城百姓挑着柳条筐将自家的菜拿出来卖,市井百态尽收眼底。

贺云昭莫名有一种想法,所谓的在京城引起震动,或许只是在朝臣与文人之间。

真正的百姓其实并不关心太子是谁,只在册封大殿那日受到金麟卫抛洒的铜钱才会跟着喜悦。

马车前路承炀骑马护送,他如今倒成了东宫的侍卫一般。

今日贺云昭约好与穆砚一同去探望师父,顺道将路承炀也带上好给师母瞧一瞧。

轱辘辘的马车缓缓停下,贺云昭撩开帘子踩着踏杌下车,招招手示意路承炀过来,她吩咐道:“你同孤一起进去。”

“是,殿下。”路承炀回道。

他扭头看着丁家大门,有些惊讶。

门外三尺青石阶,青苔上散着碎玉般的落英,两株银杏树相对而立,待从门口进入,只看周遭便有闲云野鹤的舒适之感。

顺着小径向内,贺云昭心情不错便开口介绍了几句,“那是琉璃鸟又叫白腹琉璃。”

头顶钴蓝色的小鸟在林中顽皮的跳跃,一点不怕人,看的路承炀颇为惊奇。

太子殿下到了自然有人来迎接,早到了半刻钟的穆砚便同丁令仪一同出来。

小径尽头一男一女结伴而来,穆砚换下武将的衣衫,今日穿了一件圆领银黑色的袍子,他远远瞧见了人影,脸上迸出笑容,长腿一迈就快步跑了来。

“殿下。”穆砚拱手行礼,贺云昭伸手抬了一下。

“到师父家中不必这么多虚礼,只当我是师兄便是。”

穆砚听了前半句话还笑着拉她的手,听到后半句眼神一囧,他俩是同窗好不好!

他扯着贺云昭的手哼了一下,“咱们俩同日入的书院。”

贺云昭摸着下巴一琢磨,瞟他一眼,“我师父是丁老,你先生是刘苑师兄,那你应该叫我师叔啊!”

穆砚捂着胸口想要吐血,他一脸愁容,“这辈分怎么还往下降呢。”

贺云昭把手从他手中抽出,拍拍他肩膀,笑着闹他,“谁叫你比不得我聪明!”

穆砚没忍住笑出声来。

贺云昭笑看他一眼,心中稀奇,穆砚打从解决了家里的事后,人倒是恢复了从前的几分活泼。

穆砚抬眼看一眼她,心道,果然不能太严肃,他边疆待久了人自然冷硬。

与小昭之间情谊虽在但到底没了年少时的闹腾,好在如今情况明朗。

穆砚方才被丁老叮嘱几句又开导一番,人也没那么冷硬,倒是恢复了几分少年时的神态。

两人没说几句,慢一步的丁令仪才从小径尽头走来。

丁令仪年方三十,随了丁夫人的鹅蛋脸,她浑身书卷气,神态温柔,只是眉眼间带着几分消不去的愁。

妇人一身青色衣衫,脖颈手腕素净,莹白的肌肤在竹林的翠影下浮着一层润气,只是眼眸一抬便像轻轻柔柔的水雾一般将人困住。

路承炀愣在原地,看着妇人靠近同殿下说几句话,他手下意识一侧,有些防备的姿态,在妇人开口后才收回。

穆砚瞟了一眼,又是抬眼看了一下路承炀的神情,嗯?

唉?

路承炀?

穆砚若有所思……

贺云昭却不知两人所思所想,她笑着同师姐说了几句话,请师姐先行。

丁令仪在萧临死后被吴统领困了三月之久,人也心力交瘁,只能强撑起整个萧家,努力保护好三个孩子。

萧临之死结案后萧家宗族便跳出来要接管萧家的资产,丁令仪心知在冀州不安全,便干脆将萧家的财物折成银子,大部分的铺子庄子都甩给了萧家人。

随后丁翰章就请自己的老友帮忙把女儿和三个外孙接回来。

本来萧家人还有些不依不饶,萧家老太太想回两个孙子,萧临还有个弟弟,虽不成器但也能养两个侄子。

丁令仪不愿,她坚定要留下自己的三个孩子。

萧临的弟弟是个不器的人,说什么养侄子还不是图孩子名下的财产。

至于萧老太太虽是亲祖母,但儿子死了,还有另一个儿子,比起孙子她更认为儿子能给自己养老。

丁家与萧家纠缠了好一段时间,还是贺云昭封王之后萧家才消停,不敢再来抢孩子。

三个孩子倒也是懂事,他们眼巴巴的紧跟着母亲。

如今事情虽解决了,但到底那些日子令人心力交瘁,丁令仪还没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