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下了一夜的雪在清晨铺满了皇宫, 红墙金瓦白斗篷,端的是一副美景。

皇帝晨起甚为惊讶,他披着一件薄衣就将此等情景记在了自己《忆往录》中。

苗皇后撑起身子, 问:“陛下在写什么?”

李燧犹豫片刻, 还是坦白, “是忆往录, 朕以为昨日的提议甚好,已经动笔写一些。”

苗皇后好奇的起身, 她走到桌案前俯身去瞧。

李燧见她仅着了里衣, 便褪下身上的薄衣裳披在她肩膀。

苗皇后瞧了瞧, 有些惊讶, 她回头望向皇帝。

李燧无奈的一耸肩, “你应当比朕还了解小昭才是。”

或许不能摸个头透彻, 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先帝这类的强势帝王就明白他们心里想什么。

从前的事没按照她想的来她大方原谅,往后的事必须在她规划好的框框内。

小昭只要不改史书,那就算是很有自制力了。

将来贺云昭若是为帝,风评可能略差,但在这一类的帝王中,她绝对算得上君子。

苗皇后恍然一笑, 她望向皇帝的眼神更加柔软。

夫妻多年, 固然她也有委屈之处,可每每这样的时刻,她都在庆幸,陛下实在是个好丈夫, 如今还能加上一句,是个好父亲。

另一边的体仁殿,贺云昭蹙眉看向外面的雪花。

她扭头问道:“雪有多厚?昨日下了多久可曾刮风?”

宫人立即回, “殿下,五指厚,昨晚刮的西南风,风小,一会就扫干净了。”

五指厚倒是还好,只是瞧瞧外面的情景她还是有些不放心,迅速梳洗好后召了东宫轮值的属官。

立即吩咐道:“派人到外面去看看京城的情况,可有房屋被积雪压塌,督促各衙门码好人手清理积雪,另叫人将直隶地区附近有降雪的地方都去一次,若有百姓因大雪失去居所先安排好住处。”

属官迅速躬身领命,纷纷挂着腰牌出宫,井井有条的开始执行太子的命令。

贺云昭的担心不无道理,五指厚的积雪对于砖瓦建造的皇宫来说只是美景,但普通百姓可用不起这样的砖瓦,泥砖墙稻草篷依然是底层百姓的常态。

这样的雪,美则美矣,她只盼着不要造成灾害。

小半日过去,属官来报,京城内并无大碍,有两户人家被积雪压塌了房顶,即使被救了出来,破庙破宅子等地也一一搜查过,冻死了一个乞丐,交给刑名公署埋葬了。

刑名公署成立之初大力整治了京城各种乱相,乞丐也被理过一批,这次冻死的的乞丐不是遗留没有安排好的人,而是新产生的。

后续贺云昭没有继续关注,下面的小官自然会妥善处理。

顾文淮做事仔细,他来安排自然再好不过了。

顾文淮很快就带着结果来了东宫,正巧贺云昭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便同他多说几句啊话。

又有宫人端上热茶。

贺云昭看对面明显神色与从前不同的顾文淮,她忍不住在心中感慨,这还真是进步神速。

“瞧你这样子,近来差事都办的不错?”

顾文淮谦逊道:“得殿下看重往工部任职,工部诸位大人多番关照,臣学到了不少东西。”

贺云昭抬手点点他,“你也学会不老实了。”

“他们不给你使绊子就不错了,关照与否不提,你倒是学的很快。”

顾文淮腼腆一笑,清秀的脸庞不变,但他眼底悄无声息的改变了许多。

他本还带着几分书生意气,自觉不是清高的人,但真正到了衙门里才知道自己清高的简直像个伪君子。

虽然是东宫属官出身,据说还十分受殿下看重,可那又如何呢?

本就是太子施展拳脚的时机,东宫出身、太子看重这个标签能给几百个人都贴上,甚至敢说自己和太子有同窗之谊都有十好几个。

顾文淮在里面实在是排不上号,何况他家世不显,固然博学涉猎颇多,但闲暇时之消聊几句便知他出身普通。

京城富贵人家的一些风雅之事他甚至也不太清楚。

于是同僚很快就清楚这位是个普通出身的,简言之,好欺负。

原本顾文淮在殿试之时还有同籍贯的梁阁老的支持,但他本人实在不够上道,竟然没有眼巴巴的跑到梁阁老门前去拜见,眼力见不够自然没被收入囊中。

要知道以梁阁老的身份,将顾文淮纳入麾下是需要给顾文淮喂各种资源的。

可他不上道这就没办法了,随着贺云昭的迅速崛起,梁阁老还期待了一下,同样是支持太子,顾文淮为何还不来拜访。

有他这位阁老撑腰,顾文淮才能在东宫站稳脚跟啊。

但顾文淮又一次没有抓住机会,他压根就没想过投靠梁阁老。

梁阁老此人最是圆滑,见风使舵的能力在整个朝堂都排的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