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20周年纪念日。(第2/3页)

幸而,她没有怒路症,只是难免心燥。

赵文青:“学了自行车,暂时可以缓解一下。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学学。”

其实她刚上班没多久的时候,就有这个打算的。

为此,还特地买了辆电动车,在家门口的空地学了好几天。

只是哪怕有蒋延庆的协助,也于事无补。

小电驴的刹车和加速手把,有时候没掌握牢固,就是车在前面跑,魂在后面追。

又或者是,人刚坐上车,脚还没踏上踏板,车子已经开始往一边倾斜了。

实在太可怕了。

于是只好就此作罢,改迂回战术——骑自行车。

太久没骑车,现在又不得不捡起来,也是一件困难事。

女儿那时还小,在书房写完作业后,坐在一楼的沙发上看动画片。自己则拉着蒋延庆,跑到家门外练习骑车。

刚开始那阵,蒋延庆一定得在她身后给她稳住自行车的后座。

要是被发现松了手,不仅注意力无法集中了,还会恐慌得哇哇大叫。

后来好点后,不需要人扶。在羊肠小道上,极其龟速地前行着。

可任何时候扭头回看,蒋延庆就站在身后。那个瞬间,感到无比的安心。

可惜刚才溜号了,车轮碰上石头。

失去平衡后,开始东倒西歪,赵文青感觉下一秒就要摔倒了。

还好他眼疾手快,替自己稳住方向。

“好难啊,”赵文青仰天长叹,“所以说,我当年是怎么学会的?”

“你不要着急,慢慢来。”蒋延庆身姿颀长,那双多情会说话的眼,在晚灯下,瞳孔只看得见她一人,“我就在你身后,不要怕。”

只记得那时也是夏天的夜,树上蝉噪,树下蚊子嗡嗡嗡。尽管喷了花露水,可还是被叮了好几个包。

赵文青抱臂搓了搓胳膊,“学不会,太难了。”

“实在不行,我们搬家吧。”她开玩笑道,“离单位再近一点,最好每天步行就好。”

当时只是说笑的语气,谁知道蒋延庆执行力惊人。隔天,房产证就下来了。看见证件的那一刻,把她吓了一跳。

毕竟前几年买房就限购了。

好在仔细一看,发现那套房子很久前就买下来了,户主写的居然是她的名字。而那时候,北京还没有开始限制购买房产。

不过,当下的这套房子,承载了太多回忆。住一家三口绰绰有余,而且离单位算不上不太远。把自行车重新学会就好。

于是那个夏天,赵文青开始苦哈哈地狂练车技。

在盛夏的树林中,她同蒋延庆两人,将蚊子喂了个饱。

-

前几天下过雨,前几天下过雨,咸福宫那儿的枣树,枝条被风雨折断不少。

尚未深绿的叶片,就这样连着枝干,在窄巷上散了不少。

往年每到秋天,树上就开始挂果。成熟后,科室里的一群人,秉持着浪费,还不如吃进肚子里的原则,拿着盖文物的纸张,就站在树底下接枣儿。

她那时候,可没少参与这事。

此刻车行一路,红墙生风,空气中弥散淡淡的木质香。

到了午门,刚过右阙门,赵文青看见了蒋延庆的车。于是下了李秋仪的小电驴,同对方道别后,走到蒋延庆的车前。

车门没落锁,一拉就开,“工作狂什么时候下班这么早了?”

“待会去做什么?”她眯着眼睛,凑近蒋延庆,“大早上的,给我打电话。”

“没事,”蒋延庆没忍住笑,手指点了点方向盘,“待会你去了就知道了。”

“行吧,”赵文青重新坐回副驾驶,“蒋先生,请带路吧。”

-

蒋延庆驱车前往目的地。

那是一家法式餐厅。餐厅在顶层,巨大的落地窗外,可以俯瞰半个市区的景观。

餐桌上,烛火微亮。在暗调的灯光掩映下,一股别样的风情。男男女女,偶有交谈声,交织在一曲舒缓的小提琴声中。

“行了,”赵文青双手撑着下巴,“刚才问你什么,你都说保密。那现在过来了,总该可以说了吧?”

“为什么今天突然想出来了,这感觉很不对劲啊,”她笑着看向面前人,“蒋延庆,你很不对劲呢。”

“有吗?”

蒋延庆装作听不懂赵文青的话,视线紧紧凝视着她,“猜猜。”

“猜对有奖。”

“猜?”赵文青眉梢稍扬,“你居然用上了这个词。”

“那我可得好好想想,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她点亮屏幕,上面显示着今天是5月26号。

神情忽地一怔。

“看来是完全不记得了。”蒋延庆知道她其实是想起来了,却微微叹气,佯装失望的语气,“今天是我们结婚20周年纪念日,也是你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