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拒绝内耗,做回自己(第2/3页)

他就属于那种认了字之后看看书就什么都明白,老师给他讲他还觉得对方说的一点都不对,偏偏还总是因为所谓的师生关系被束缚。

陆乔那是个被束缚的人吗?

他真的一点都不在乎这个的好吗,但凡当时不是陆氏与荀氏都很给力,估计他不尊师重教的坏名声就要传遍大汉的大江南北了。

所以对于陆离的教育,陆乔觉得自己给了对方最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叽叽歪歪老师的干扰。

但陆离并不是陆乔那样的超级天才,但凡没有前世记忆加持,被这么教绝对妥妥一个教育失败的例子。

不过也说不准,要是当初陆离在这种自由学习氛围下表现出学不到一点点的愚蠢,也许陆乔会意识到不对改变教学方法呢。

这个可能性因为已经失去了验证的可能,陆离选择不去深想。

亲爹不靠谱,系统就更不用说了,他就是光提供学习资料,幸而是考试内容也大多出自这些书里面。

陆离现在不当官了,觉得自己该拥有一位靠谱的老师。

而在一众经学大师中被陆离选中的那个幸运儿是谁呢?

答案很简单:郑玄。

对方如今正在家乡青州北海高密隐居教学,专心经术,著书立说,正适合登门求教呢。

这位经学大师也属于《周易》学的相当不错那一种,这种不错不像陆乔、张角他们那么玄乎,对方直接是已经可以“写实”的为《周易》作注的那种不错。

同样能够达成这一成就的,还有陆离在荀氏的某位伯父——荀爽。

考虑到曾经与陆离短暂当过朋友的董扶,在这方面也颇为擅长……

这种所有人都真的会,就自己只能背的情况,是时候尝试打破一下了。

以前我没学好,那是我没机会跟着好老师好好学习,但现在不一样了,马上我就要拥有一位好老师了。

路过的孤魂野鬼朋友们,麻烦你帮我告诉我那已经死去的爹,他儿子不是孬种(划掉)

我要让我死去的爹知道,不是我笨蛋的学不会,而是他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天才学习方面的浪费。

不就是从来不内耗反省自己,所有问题都推出去外耗责怪别人吗,陆离觉得自己也可以。

想到自己前世懂事之后,最开始面对来自亲人的各种冷待,还冷静的给他们的行为找由做阅读解,表示自己虽然被伤害却也能够想明白为什么他们会那样做……

虽然后面他及时改正了,但现在陆离回想起曾经自己那莫名其妙的解想法,都只想狠狠地给他们一巴掌,解个屁!

发疯,这是陆离给自己取得新名字,象征着他跟内耗的自己之间关系的彻底结束。

不是选择了曹操阵营吗,那么为什么不学学自己未来的老板呢——宁教我付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陆离带着石锤朝着目的地疾驰而去,而联军在陆离离开后没多久也逐渐走向明面上的分崩离析。

至于被陆离选择的经学大师,郑玄看着远道而来的求学之人,只觉得自己今天可能还没睡醒。

你说你是谁?

陆什么安?

陆伯什么?

什么伯安?

到底谁家做梦这么不靠谱,竟然梦到一开门这么大一个陆侍中站在门口啊,像这种荒唐的事情,果然只会梦中出现吧。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难不成是因为自己昨想着当年被征辟为博士没去,被表举为侍中也选择了拒绝,实在是两个非常明智的决定,所以这才梦到了最有名的侍中?

还是因为他听说了讨伐董卓联盟如今的现状,忍不住叹息了一下,然后就就梦到促成联盟诞生的重要推动人之一?

都说陆侍中面如冠玉,飘然若仙人,也不知道真人有没有自己梦到的这个好看。

当看到对方冲着自己拱手一拜,口称“先生”。

郑玄的自欺欺人结束了,他昨给自己算了一卦可没算出今天会有这一出。

这《周易》到底还能不能注了,我感觉自己好像还要再进修一下这样。

郑玄伸手扶住对方,半点不应这句先生:“侍中多礼了,乡野之人,实在愧受。”

这明摆着是有些婉拒的意思,陆离微微垂眸:“离如今早已不是侍中,闻先生在此教学,特来学习请教。”

郑玄叹道:“侍中之才人尽皆知,老朽才疏学浅,有何可教之处?”

陆离闻言看向对方,不免带着几分难以察觉却又能够被对方捕捉到的委屈:“离闻先生有教无类,所收弟子数有百千,何以拒离一人?”

郑玄看着对方这样也有点不是滋味,但这个感觉就是很怪。

别人都是出仕之前学习,好学出本领、学出名声后得以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