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专人而写(第3/3页)

不过也正常,陆离现在都想不明白人是怎么能够飘到何进那个地步的。

只是这文章要是传出去,如曹操一般联想何进的人怕是不多,更多人反而更可能联想到王允。

至于为什么不是董卓,看看文章中带着的规劝、叹息之意,再想想作者是谁,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往董卓身上想的,毕竟谁也不觉得陆侍中会可惜董卓因为傲慢没能成功。

曹操联想完了何进,又忍不住想到了曾经与自己同在何进那里效力过的袁绍:“这文章要是被本初看到,怕是要生气的。”

事实上不只是曹操这么想,陆离本人对于袁绍可能有的破防也是有所预测的。

这又怎么不算是一种大家都很“看好你”,你也确实“很争气”呢。

要不怎么说距离产生美呢,有些人你跟他隔远了,消了几分恼怒,还不免觉得对方怪有趣的。

忽略袁绍看到后可能会有的情况,陆离看着联想完了何进、联想袁绍的曹操,难得体贴的没在这个时候给对方泼冷水,告诉他灵感虽然来自于别人,但写出来之后是想要专门劝一劝你的。

事实上陆离都在想,要不要每当对方出征前,都拿来让对方“温故而知新”一下。

文章传出去之后,可能会被很多人联想,但已经死去的王司徒无法开棺破防,还好好活却没有多少人联想到他身上的袁本初,本来只是怀着一份好奇,想要通过文章看看能不能看出来如今陆离是个什么状态。

结果看了没两眼就真的直接破防了!

个状态就是好奇瞅瞅、一脸沉默、越看越气,直接破大防……

有些时候人就是这样的,但凡你跟谁有矛盾,那人跟其他人说句话,哪怕你根本不清楚两人到底在说什么,都会先怀疑对方是在跟别人蛐蛐自己。

袁绍的部分下属都没有搞清楚对方的破防点,反而压根不在这里的曹操与陆离早早猜到了,这怎么不算是一种特别的“心有灵犀”呢。

在许多人都在讨论陆离的文章时,陆离却在关注准备前来兖州投奔儿子的曹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