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中间之人(第3/3页)
他这话说的实在可怜,可偏偏对方这人高马大、凶神恶煞的状态,委实跟这话过于反差了。
张扬无奈:“奉先何出此言。”
看着对方似乎清醒,张扬道:“长安那边来了消息,要封奉先为颍川郡守……”
吕布可不觉得这事是什么好消息:“此贼子欲害我!”
“那颍川先前遭董卓所害,甚是萧条,几近无人,驱我去此,莫非为田间耕夫耳!”
“况此地夹于刘表、袁术之间,岂不死路。”
吕布或许不是什么顶级的智者,却也不是傻子。
张扬不曾想对方这个时候倒是看明白了,你说你要是早有这个聪明劲,哪里还会让自己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张扬:“奉先既然知其歹意,可有应对之策?”
吕布张口却无言,眼睛转了转,只看向张扬,拱手道:“布若有良策,何至今日,盼府君教我!”
一旁的高顺看着他们家将军这个虚心求教的样子,个一副心如止水的状态。
他很清楚接下来又将迎来新的循环,郁郁不得志时虚心纳谏,虚心纳谏之后行动力满满,行动力满满的获得成功,成功之后骄傲自满,于是迎来再一次的郁郁不得志。
总结为:落难听话——听话成功——成功自满——自满落难。
可谓是完美闭环。
他不由想到了那篇《项羽论》,不同人因为经历不同,看到后总会想到不同的人。
曹操看完后第一时间想到了何进,而高顺看完之后,觉得把里面的项羽换成他家将军,只需要稍稍改动些许词汇,半点违和感都不存在。
可惜他家将军看完是半点没往自己身上想,反而有些怨怪王司徒没有金刚钻还揽瓷器活,甚至为当初自己被美人计所设计也有点看法。
身在局中的时候看不出来,可一切结束后有些算计慢慢也能咂摸出点味来,只是那个时候吕布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也就不计较这些了。
现在落难了,总不免要想想的。
高顺在这里想那篇文章,张扬也与吕布说起了文章的作者,以及文章作者此时的栖身之处。
张扬:“袁公路与袁本初已不能容,何不去曹孟德处一试。”
“想当初董卓擅行废立,毁坏皇陵,奉先虽有行差踏错,到底迷途知返,为国诛贼。袁氏不认此恩,陆侍中却未必不认,若以他为中间之人,帮忙引荐,便是兖州牧不纳,亦无加害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