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吕布去留(第2/3页)

戏志才对于郭嘉的不忿恍若未闻,若是过去他认识的郭奉孝,自然不会做错误的决定,可现在,他却有些不确定了。

情谊这种东西,有的时候对人的改变与影响还是蛮大的。

————————————————————

曹操这边商量的很快,陆离也很快就得到了他们的商量结果。

陆离本以为吕布那边要让自己当帮忙引荐的中间人已经很离谱了,却不曾想曹操这边不仅同意了,还要安排自己去当监制。

虽然对方说的是让陆离自己决定,可后面跟着的如果陆离同意,对吕布的两种安排,足以看出曹操的倾向。

陆离清楚,就算自己拒绝了,又或者跟吕布谈崩了,战后论功行赏,张邈自己也绝对是有功之臣。

可是……

荀彧对此没有任何惊讶,他不仅觉得这个安排当真巧妙,甚至还觉得这事就该是陆离来做的。

被曹操称作“吾之子房”的王佐,在来到曹操这里后,一直是干着萧何的活,还兼职着人事招聘与推荐工作。

如果说郭嘉擅长的是看透人的心与性格,以及这些会给对方带来的结果,那么荀彧则是擅长看到一个人的能力。

在荀彧看来,陆离在社交方面是有几分“怪才”的。

他似乎与生俱来一种别样的人格魅力与吸引力,尤其是针对一些特别的人。

比如先帝,比如董卓。

是的,比如董卓。

当年,荀彧也是在洛阳见证过陆离与董卓之间的对峙的,虽然那个场面堪称轰轰烈烈,两人可谓水火不容。

可荀彧看得出来,董卓当年是真心想要招揽对方的。

现在换成吕布,别人或许不可以,但他觉得陆离铁定没问题。

也就是陆离不会读心术,不然他要是知晓荀彧对自己的这番评价,绝对要狠狠地划掉“别样的人格魅力与吸引力”,改为奇怪的坏运气。

别管心里对这个任务是怎么想的,陆离都没有拒绝。

吕布收到了来自陆离的带着明确答案的回信,那是既松了口气,又忍不住开怀畅快。

高顺站在一旁安静的倾听者对方对于陆离慧眼识珠的夸赞,他很清楚这话的重点不是陆离慧眼识珠,而是他吕布是颗货真价实的珍珠,终于被人看到了。

吕布在长安败后狼狈逃出,不论在袁术那里还是袁绍那里,都没有得到兵力的补充,无奈只能带着仅剩的人马到约定地点来与陆离见面。

吕布略感窘迫,陆离如果还是乐安郡守的话,现在绝对是非常酸涩。

残兵剩勇状态下的吕布,麾下都有张辽、高顺等一干大将,这简直能够馋哭武将运缺失异常严重的陆府君。

“温侯。”陆离与对方见礼:“许久未见,温侯别来无恙否?”

陆离与对方见礼,对方见到陆离也是立刻下马回礼。

等到两人礼毕,陆离看着对方,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怎么莫名觉得吕布好像有点对着自己……打怵?

这、这不能够吧。

事实上陆离还真的没有感觉错,吕布虽然没有一个姓殷的亲娘,却已经被实际经历教育过一把,深刻意识到什么叫做越好看的人越会骗人。

不过吕布到底是吕布,很快就恢复了状态,自愧反省道:“布昔日识人不清,为虎作伥,虽迷途知返,有改过之为,可到底……”

他长叹了一口气:“承蒙侍中不弃,愿为我引荐,此等恩情,布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

陆离:“温侯此言差矣,这世上错者何其多,知错能改者又有几何,过而能改,此为大善。

离已非侍中,如今不过在兖州为州牧掾官,恩情之事,更是无从谈起。”

吕布有点解错了,他以为对方否认恩情是想要说这次的引荐失败了,却还是努力克制着脾气道:“伯安兄此言何意?”

陆离笑道:“使君愿意接纳温侯,为欣赏温侯之勇武,与离无甚关系,盼将军知之。”

刚刚还以为自己被拒绝,结果现在峰回路转,实际情况竟然是自己被接纳了,吕布倒也没有过于激动,他在袁术、袁绍那里,一开始也被接纳过,结果后面是一个什么情况,就算全大汉都不知道,吕布这个当事人总是清楚的。

他问:“那不知曹州牧欲如何安置于布?”

相关的情况曹操也大致交代过了,所以陆离此刻回答起来自然是充满底气的:“明公如今正在徐州讨逆,考虑到温侯帐下兵马奔波日久,怕是人马具疲,遂使离带温侯与诸将暂且休息,具体的事情待他战后归来再议。”

这处办法听起来似乎挺体贴的,可将军得到的尊重都是要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将军的底气是需要军功来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