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征兵之事

袁绍只是送了一封信好似还不过瘾,闲来……谈事之余也要跟人来叭叭一下这些。

部分新来投靠的人见到这个情况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而已经经历过好几次的老人们那就相当淡定了,个就是一副明公你又来了的习以为常。

如果以夫妻比喻上下关系。这个世界上最合格的前任,应该就是先帝对陆离那样的,活着的时候要啥给啥,死了也死的干净利落没有任何诈尸行为。

而最讨人厌的前任则是他们明公如今这样的,时时刻刻挂怀于心,稍有变动就要破防。

人家找了个对他好的,他会说这种事情我也能做到,还能做的更好,搞不懂为什么要选择别人。

而如果人家找了个对他没那么好的,又得蛐蛐人家眼神不好,离开自己后都找了啥人啊,去别人那里受苦了吧。

这种情况再搭配上对方的不愿意搭,这不就成了单方面一厢情愿的你好恨吗,大家都想要劝劝袁绍:明公你别太爱了。

然而袁绍不觉得他这是爱,他就是意难平。

“那陆伯安当真是被先帝给宠坏了,他以为权力是什么,权力难道是躺着就会被人送到自己手里来的廉价货色吗,还在那里自诩清高的不争不抢,现在好了,被人打发出来了吧,还是跟吕布这种人一起打发出来的……”

他好似生怕自己的下属们不明白陆离落到今天这个下场的原因,硬是要追往事、溯今朝的给大家分析一遍,甚至连权力怎么获得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啊对对对,明公你说的都对,但这到底跟你有什么关系啊。

田丰都很想要说上句,明公你有空寻思别人家的谋士,倒不如想想怎么对付公孙瓒吧,一天天正事不干瞎想些有的没的,这到底图啥。

有些新来的还想着要不要附和一番,然而袁绍一句接着一句的,完全不给人插嘴的缝隙。

“想当初他跟我一起讨伐董卓的时候,天好像恨不得拿着鞭子抽着我上战场一般,现在倒是好,跑到曹孟德那边就不催也不急了,还种上地了,被人打发了也不怒不怨,活似当初的陆伯安被人掉包了一般……”

不少人悄悄低下了头,明公啊,你小声点吧,这难道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吗。

也幸好有幸听这些话的,哪怕加上新来的几个也一共没多少,还各个都是心腹重员,不然你这……

而且这事一开始不是说要使离间计,阻挠邻居的发展吗,你现在这个情真意切的架势到底是闹哪样。

这算是公事里面掺杂了私人情绪,还是以公事为名遮掩自己的私人情绪之实呢?

新来的一边觉得这跟我想的不一样,一边又有种自己确实被接纳的感觉,你看这种话明公都毫不遮掩的让自己听了,这不是信任是什么。

再看看老人们的淡定模样,也许这是什么特殊的袁绍阵营迎新仪式呢。

虽然句句情真意切,但袁绍也没有真的不干正事,迅速完成吐槽停下来后,他也没有给别人插嘴的机会,几乎无缝衔接的说起了正事。

新来的看到周围人习以为常的模样,果然是迎新仪式吧。

长见识了,长见识了。

—————————

曹操那边没有“不小心”收到具体的信件,但他确实听说了袁绍送信的事情。

这其中固然有挑拨离间在,但会用这样的手段调拨他们两个,也实实在在的反映出了袁绍的某种在意,曹操是真没想到自己这位老友在陆离的事情上如此耿耿于怀。

为此,他不由看向曾经在袁绍那边待过的荀彧与郭嘉。

你们当初在袁本初那边的时候,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

荀彧离开袁绍那边离开的早,郭嘉却是真切见识过的。

不过大家都是体面人,不像袁绍那样分了还要天看几眼,所以只需要交换一个眼神,一切就尽在不言中了。

看着没过多久从泰山郡那边送来的一封解释信,陆离在信中说我相信孟德兄不会疑我,但有些事情如果可以说开,何必要互相猜测,徒生事端。

可实际上陆离是说开了,曹操却觉得自己是真的有点说不开,他感觉自己在陆离的事情上简直不要太冤。

是他给陆离胡乱安排活干吗,是他不重视陆离吗,那不是当初陆离来的时候自己主动说是为了百姓,想要做关乎民生的事情吗。

所有人都觉得陆离值得拥有熊掌,但是陆离想要的是鱼,那么到底应该给鱼还是给熊掌呢?

就算不说这些,袁绍自己也是体验过陆离的脾气的,对方要是真受了委屈难道会玩什么隐忍不发吗,他曹孟德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啊。

袁绍觉得不平,曹操还觉得不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