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二合一(含一章营养液加更)
收到消息的陆离也没有办法继续巡视了,骑上马立刻赶回城中。
但是令陆离不曾想到的是,自己匆匆来到司空府上,其他人相当一致的看向自己,眼神中流露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大家:快来看,预言家在这里!
陆离:咋了,不是你们让人通知我,把我叫回来的吗?
不过好在大家看了他一眼之后,立刻就收回了眼神,在他来之前大家已经讨论过一波了,没办法,现在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呢。
这件事情免不了要拿到朝堂上去说的,现在就是在入宫讨论之前,先他们自己内部开个小会总结归纳一下,不至于让曹操到时候发言不周全。
在打与不打方面,大家的意见还是很一致的。
打,这种事情怎么能够不打。
凡事有利有弊,天子在侧,你能利用其大义名分,就必然要为维护这份大义名分而付出。
别的事情还能糊弄过去,像袁术这种明晃晃的造反篡立行为,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但打归打,要怎么打才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要团结哪些人一起去打,要防备哪些人趁机作乱,最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应对袁绍呢?
谋反,这在历朝历代都是要牵连九族的重罪。
哪怕袁绍与袁术之间的不睦闹到了一个天下皆知的地步,却也无法否认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
趁机发难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不论是曹操还是他麾下众人,没人自大的认为自家现在能够硬刚两袁。
事实是但凡这兄弟俩能够合作,说不定早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
不能拿着此事对袁绍发难,可朝廷也不能对此毫无表示。
威信这东西得到不容易,失去却很简单,你但凡欺软怕硬一次,以后再想挺起脊梁来需要付出的绝对是十倍百倍的代价。
陆离觉得对袁绍:“朝廷该有的态度还是应该有的,考虑到如今天下不安,陛下素来宽仁,若是袁大将军愿大义灭亲,未必不能法外开恩。”
说白了,陆离认为这一波干袁术,是可以叫上袁绍一起的。
别的事情上不好说,但是在对付袁术方面,袁绍其实还挺积极的。
反正就算对方成为不了他们的助力,也绝对不会成为袁术的助力,只要前期工作做好了,大家甚至都不用担心他会在他们与袁术交战的过程中对他们动手。
毕竟前脚你兄弟称帝了,后脚你带兵进攻陛下所在的地盘,你袁本初这是想要干什么?
而荀彧就着陆离这话,也道:“便是袁大将军困于边境之患无法出兵相援,也可资以钱粮。”
大家都是想要去薅一波袁绍的,别管能不能成,至少试一试,万一成了呢。
荀彧说起钱粮,陆离脑中突然划过了一个想法,只是与这场战事无关,所以他只暗自记下,没有立刻宣之于口。
一直对刘备表现得非常在意的陆离,此次主动提起了对方:“先前讨伐董卓之事,刘玄德及其麾下两位将军的本事,大家有目共睹,他们应求贤令前来许昌,此番岂非正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曹操有些惊讶的看了陆离一眼,别人可能不知道,但他是清楚对方对于刘备的态度显然带着些许防备的。
怎么现在,竟然还主动给对方找起活干了?
不过他倒是没有想过拒绝,事实上就算陆离不说,此次他也是要用他们的。
毕竟都带着对方去陛下面前转了一圈,不用的话,他的求贤之举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难道伯安正是因此,不欲让我为难,这才主动提出来吗。
其实陆离一点没有曹操想的那么贴心,他只是想到了曹操不可能对刘备弃之不用,与其看着对方在他不赞同的情况下做这事伤害两人之间的关系,倒不如自己主动一把免得狼狈。
况且刘备用在这种事情上其实也挺好的,曹操不会让对方去打那种决定胜败的关键战役的,这种在曹操率兵的情况下一般都是他自己或者他最为信任的将领来做。
而别的战斗,刘备要是败了,固然对曹操有影响,却不至于影响大局,但能让天下人看到他的无能。
至于胜了,那对曹操而言也是很好啊。
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什么不做呢。
这边迅速商量完,陆离跟着曹操以及部分接受了朝廷任命的存在又在朝堂上商量了一番。
董承在之前几番蹦跶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不说,还被反将好几军之后,终于找回了属于他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稳重。
但有些东西作为本质是绝对不会丢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曹操表现的比董卓等人要好,哪怕刀兵在手,都有人喜欢将他当成可以被欺之以方的君子。
可能曹孟德本人,都没有想过自己还能被这样看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