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正统之辩(第2/3页)

天子那边只需要坐看大儒与大臣为他辩经就行了,但陆离这边需要思考的东西就多了。

虽然不知道他现在发言到底是能够代表先帝、代表曹操,还是单纯代表自己,反正大家就是想要让他发言,因为他这些都能代表。

这可是涉及正统问题,陆侍中,先帝在九泉之下看着呢,你不唠上两句,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这可是涉及正统问题,大鸿胪,你家司空现在奉天子以讨不臣,你不唠上两句,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这可是涉及正统问题,陆伯安,你作为东汉名士,你不唠上两句,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知道的人都清楚,真要是先帝在这里,指定不会为难他的侍中,曹操也不会逼着陆离发言站队。

至于陆离自己,他清楚自己是真的只想当渣男——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可就像是孔融曾经对祢衡说的那般,人活在世上,总不免要受到束缚,哪里就能全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呢。

有些抓马的陆离干脆去找曹操:“离如今一筹莫展,盼孟德兄相救一二。”

谋士请主公帮忙出主意,谁看了不说句倒反天罡。

作为被人求助的那个,曹操不觉得陆离这是倒反天罡,他只看到了对方愿意将他的话语权交给自己支配。

这是什么?

这是曹操PK先帝子嗣,曹操赢。

曹操半点推脱的意思都没有,他就差直接将这事大包大揽过来,说上句:交给我,你放心,绝对没问题!

陆离这种行为,差不多可以等同于将名声都一并交付给曹操了。

但凡对方为了自己这边有利,让他发表什么站队刘协的文章,这名声……

对于这种情况最不感到意外的,并非是善察人心的郭嘉,反而是如今正统名分深受质疑的刘协。

作为当年听说陆侍中与自己父皇那一番“百姓苦从何来”谈话的存在,在刘协看来,陆离是一个一旦选定了某个人,前途、名声甚至是性命都可以尽数托付的存在。

陆离似乎大方且充满信任的交托出了一切,可正因为如此,曹操只会比对方更爱护他的羽毛。

这都不只是他跟陆离之间的交情问题,这也是一种“千金买马骨”的求贤展示。

人家对你这么好,你却对人家毫不爱惜,这让别的贤才看了,谁还会选择将自己托付给你呢。

这年头大家都不是傻子,选定之后怎样死心塌地又或者死心眼是一回事,选择之前如何机灵的货比三家,那是大家普遍都拥有的技能。

就拿陆离来说,虽然他一开始就选择了曹操,但是在外人看来,这显然是对方货比三家后的选择。

至于谁是之前被比过之后没有选择的几家,袁本初,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是的,在很多不知情的人看来,当初陆离跑去跟袁绍搞讨董联盟,显然就是一种带着观望与考验的政治选择。

而结果显而易见,袁绍并未通过考验。

两个知晓真相的当事人,陆离不会没事专门跑出去跟人说这种事情,不被选择的袁绍更不可能跟谁说他压根没有被陆离选择过。

将需要头疼的事情甩给曹操及其麾下谋士们后,陆离虽然不至于直接无事一身轻,但真的有点体会到一种特别的轻松与快乐。

将一切交托出去的陆离只需要等待一个结果就可以,可是曹操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不说曹操对这份伴随着交托而来的高度信任有多么欣喜,他麾下的谋士们对此也并非毫不惊讶的。

说真的,大家都觉得陆伯安跟明公的关系真的是一眼看不到,就直接错过了一个季度的剧情。

上次他们突然摆脱了别扭好到直接进入蜜月期是如此,现在名声都直接这般交托出来了也是如此。

陆伯安,到底谁教你这么当谋士的,你这是想要卷死我们吗?

心里腹诽归腹诽,该干的活还是不能少干的。

真单纯按照对己方有利的目的来安排,那自然是要站队当今天子的。

可真的这样做了,看起来好像对他们这边好,实际上的隐形损失比得到的好处可大多了。

因为真的这样做了,他们相当于将本可以多次利用的舆论武器,直接用成了一次性消耗品,还是直接降了好几个等级的对敌消耗。

这像是拿着最高级的武器去打了新手村,还把武器给干废了。

家里有几个钱啊,你这么霍霍宝贝。

有武器乱用,甚至用毁了,这是一种巨大的失误。

但是有武器放在手里你却不用,这同样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况且这次显然这把武器是不能不用的,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他展示锋芒,以及观望锋芒到底会对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