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大将军(第2/2页)

可偏偏当时没忍住,先讽刺了一波,结果这一嘲讽,就让对方抓住了机会转移话题,等到再想要转回来的时候,已经失去主动权且过时不候了。

这要是强行非要转,就不免给人一种辩不过别人,就硬是要强行倒车的感觉。

所以这一波竟然败给了自己的嘴炮?!

不提祢衡如何辗转难眠,陆离这边也在暗自练习,努力捡起当年奋斗时期的巧舌如簧(划掉)能言善辩。

那个时候一个说不对,不仅仕途完蛋,性命都有可能不保。刘宏倒是不至于杀了他这个忠烈遗孤,但十常侍不是省油的灯啊。

当初他可是一人战一群,结果现在险些被小年轻给问住了,这不应当,一定是战斗少了所以技能退步了,陆离在大脑中一边翻看自己曾经背过的书籍,一边“摘抄好词好句”。

要是还有下次,一定让别人看看自己的真实实力。

许昌这边是打嘴炮,官渡那边却是实打实的刀光剑影。

比起原本历史上颇为一边倒的战力悬殊情况,如今的曹操比之袁绍虽有不如,却并没有不如到一个让人觉得闭着眼睛都能赢的地步。

而且比起原历史上一边跟袁绍对峙着,一边还要解决张绣、刘备等人,这次他就专注且从容多了。

本来因为吕布以及关羽张飞都在这边,在将领战斗力方面,曹操是远胜过袁绍的。

可现在吕布被安排着防备南边的孙策,关羽张飞则跟着刘备如今在袁绍那里,好好的优势直接没有了。

事实上要让戏志才说得话,这可不只是优势有没有的事情,还有着自己人分分钟变敌军的可能。

吕布实在是一个很好懂的人——他野心勃勃却又缺少大局观,容易被人诱惑也容易被动摇,最最重要的是,他有着能够完成这一切的能力。

只有前两者只会让人唾弃,可若是添上后者,就不免让人又爱又恨了。

对方现在就因为孙策挺生气的,既生气对方的大言不惭,也随着对方的大言不惭生出了对现状的不满意。

说白了,是跟创业成功的小年轻一对比,心态又有点不平衡了。

尤其是想到对方亲爹当年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如今自己混的却好像还没有对方的儿子好,要说他自己本事不济,那便罢了,可偏偏并非如此,这心态不就不稳当了。

这也就是戏志才当年没有直接参与那些事,要换成是陆离,非拉着吕布好好回忆一下当年对方明明也是败在过孙坚手中的那些情况。

虎牢关搭配上吕布确实难以攻克,可架不住董卓他呼叫吕布赶紧回去当护卫啊。

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也不可能真的就凭借一个人守住。

所以当初吕布的失败是有后勤与战略部署方面拖后腿的,但人家孙坚也曾被袁术那边的粮草拖了后腿,怎么就你这么多不服气呢。

戏志才关于吕布现状的书信送至曹操处,而陆离也因此迎来了新任务。

吕布不是对于现状不满意吗,行啊,给你升官,大将军如何?

至于原本的大将军袁本初,嗐,你现在都跟朝廷的正义之师打上了,怎么还能当我大汉的大将军呢。

陆离新的任务,便是持节前往吕布所在地,拜对方为大将军。

之前曹操将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时,朝廷是让任少府的孔融持节到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的。

那是敌人的地方,拍了个不是自己人的存在,吕布这边属于自己地界,陆离便主动请缨。

收到消息的吕布喜不自胜,可陆离不觉得这事对于吕布而言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需知如今大将军一职的地位,是隐隐在三公之上的,不然袁绍也不会放着太尉不要,非要大将军一职。

吕布战时搞反复,这高位好似是安抚与妥协,实际上怕是来日自有一番账目要算。

曹操在这方面向来舍得,毕竟有些东西给得出,也收得回。

而这番账真的要算起来,吕布可算不上是无辜。

当陆离抵达如今对方的驻军地,眼看着某人喜笑颜开的迎上来,他都想要说一句:将军可知死期将至矣?

但这话真的说也不是现在说,不然吕布分分钟可能就直接反了。

到时候安抚不成反而加速了爆炸,陆离又不是来给曹操拖后腿的。

陆离看得出来的事情,戏志才自然也是看得明白的。说起来也是陆离不曾细细研究这段历史,不然他会意识到,戏志才已经活过他的死劫了。

两人对视一眼,对吕布这个情况都只想要摇头。

吕布的下属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人,甚至吕布本人偶尔还是有点急智的,可就算是这样,大将军一位足够阻挡许多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