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热闹非凡(第2/2页)

权当是陛下愿意给自己嫡长子一个成长的机会,又或者是陛下在等着皇子协成长起来再立储。

可是袁绍呢,如今他本身年纪就不小了,一番打击之后肉眼可见的状态差劲,谁知道他还能活多久啊。

明明先帝的前车之鉴就在10年前,当年他还是亲历者甚至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受害者,现在轮到他了,真的一点记性都不长。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他看好幼子却又不曾明立幼子,这份看好都不免要打上一个问号。

袁尚最大的依仗——虚无缥缈的不确定父爱,相比之下,袁谭的依仗更加实在,实打实的长子不提,功绩那也是明明白白的有——青州。

可以说这场争夺中,要不是袁绍喜爱太过,目前的袁尚压根跟袁谭站不到一个台阶上。

有句话说的好啊,这家大业大的人家,从外面杀,一时是杀不死的,需得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曹公诚不欺人,嗯,此处曹公为曹雪芹。

曹操看着自己的几位心腹,中间帮忙串联青州上下的人可信度很高,得到青州的好处与坏处都说清楚了,再这样的情况下还不能当机立断的,那绝对不会是曹操,那是袁绍。

本来很多人还可能觉得袁绍不至于如此,但自从官渡之战后,没有人这样认为了。

好的名声建立起来且维持下去是不容易的,但是坏的名声一旦出现了却会非常稳固,甚至会随着传播越发不堪。

当然了,不堪到一定地步还是会出现一定的触底反弹的,袁绍便是败给了曹操,先前坐拥四州之地的北方霸主那也不是假的。

他只是败给了曹操,曹操都还没有说什么,许多无关紧要的人便按耐不住的开始发表各种看法了,这种让袁绍生气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倒是助力了曹操。

没有学习老朋友的意思,曹操很快便做出了决定,而这一次陆离不再是留守后方的人了。

虽然这几年一直在当后方留守人员,但陆离也不是没有随军经验的人。

最早在乐安郡统领兵士清扫黄巾残余与部分豪强不提,后面跟着刘宏去参加“无上将军”的军事真人秀也不算,他当年也是跟着袁绍参与过讨董联盟,跟着曹操进行过征讨青州黄巾,也跟着吕布去与曹操汇合攻打徐州的。

当卫尉之后,陆离可没少练,随军虽然辛苦,倒也不至于出现什么撑不住的情况。

陆离这边在跟着曹操往青州而去,曹田在收到来自陆离的信件之后也开始加紧联系青州其他地方的人。

袁谭可不是真正的废物,就算因为曹胜袁败,青州不乏有改弦更张之意的存在,但也并不缺少死忠的存在。

幸而曹田从袁谭来到青州就开始观察,一直到现在可以说已经静静观察许久了,青州还不曾姓袁的时候他便开始观察,如今时机已至,倒是省了不少仔细分辨的时间。

在内部有人的情况下,曹操征讨青州的过程可称作时而你情我愿,喜迎王师,时而抵死不从、抗争到底。

其中还不免夹杂着敌友难辨下的反装忠、忠装反。

投靠曹操的人跑去死忠袁绍的人那里,哭诉自己那边败了,两人抱头痛哭一通之后就差结拜为兄弟了,结果没多久,兄弟,你怎么还偷拿着我的手令给曹操开城门呢?

投靠曹操的人:好兄弟之间的东西,说什么偷不偷的,多见外啊。

也有死忠袁绍的人跑到准备投靠曹操的人这里,信誓旦旦表示良禽择木而栖,第二天,他与之约定好大家一起共奔美好未来的人在床上人首分离。

死忠:早骂你是个禽兽了,你怎么还觉得我是个好人呢?

有成功的,自然也有失败的。

大家都不是什么不会汲取教训的人,这种事情发生过一次、两次之后,谁还能没听见一点风声呢。

反正别管你演技多好,表现的多真挚,我不开城门、不放你进来,你难道还能隔城取物、隔空杀人吗?

在人与人之间信任降到最低点的同时,青州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不少人虽然想的是投靠曹操,但投靠与投靠之间显然也是存在区别的。

你是单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还是带着功绩证明自己能力前来相投的贤才,得到的待遇想也知道肯定不会一样。

想到这一点,大家都忍不住有些嫉妒曹有牧了,人家拿着写有他们名字的名单献给曹操,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功劳。

不过这种事情嫉妒也嫉妒不来,谁让对方在曹操那里有人,而他们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