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锐意进取

陆离很早就发现了,自从先帝带着自己过了一次年之后,他就好像变成了什么特定时间的打卡景点,好似能够在过年的时候把他往家宴中一放,就能达成某种特殊成就。

明明一开始的时候,这就是单纯的对于家里除他之外一个人都没剩下的忠烈遗孤,以及天子爱臣的一种人文关怀。

结果最后却发展成了这个陆离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模样,对此,因为其起到了一个抬高自己在他人心中分量的作用,陆离自然是欣然接受的。

而且也正是因为存在这种特殊作用,一般人陆离是绝对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毕竟要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得到这个机会,那还有什么特殊与珍贵的,多拉低档次啊。

目前有过这个机会的,除了创始人先帝,作为师长的郑玄,子承父业的刘协,以及又争又抢的后来者曹操,也就是郭嘉与张辽了。

因为郭嘉大病初愈,哪怕是大过年的,陆离也将对方与酒水、各种不健康食物、以及错误的生活作息进行了隔离。

对方因为“病去如抽丝”好的并不立竿见影,反倒是陆离为了做好监督一直陪着对方健康生活,倒是将之前忙碌造成的亏损尽数补回来了。

算一算,他已经是不惑之年,能有这个恢复速度可以说相当不错了。

陆离这辈子人长得仙气、像是好人,面部骨像也是那种能够留得住岁月的,不会稍微上点年纪便立刻能够从脸上看出来。

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知道自己想要走捷径的话,至少也要活到八十岁,当时还觉得各种艰难,如今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一半的年岁不说,便是任务好似都已经不需要走捷径了。

历史改变进程,北方一统后,便要向西、向南看。

如今孙权在跟荆州江夏郡死磕,那里的守将为黄祖,当年孙坚便是在与他交战的过程中被射杀的。

至于刘备,刘备还在刘表那里“荆州蹲”呢。

比之曹操如今的声势显赫,原定历史中与他三分天下的另外两方势力,都还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发育期,甚至是发育都没得发育的寄人篱下期。

陆离不喜欢那种明明知晓双方是敌人,还硬要等待对方发育起来,再搞一波势均力敌、有来有往的比拼。

他半点不觉得这样是浪漫的也不认为这是什么风度,他只觉得这般充满了傻。

况且真的等到敌人强大起来,你再去对付他,流血牺牲的难道没有自己的人吗,多狠的心啊。

反正面对敌人,主打的就是一个趁你病、要你命!

管他们有没有天命,反正真的要比天命的话,这玩意明公你也有啊。

如果原定计划没有发生什么改变的话,接下来的目标是荆州,这次咱们提前把各个地方都给守好了,可不能再叫刘备给跑了。

那刘备真的太能跑了,从公孙瓒到曹操,从曹操到袁绍,又从袁绍到刘表,陆离都觉得对方干脆改名叫刘跑跑得了,这是长了八条腿还是咋地。

便是有天命,可天命也不能不讲道啊。

将所有的生路都堵上,那刘备难不成还能飞天遁地吗。

真要能这样,那陆离实名制不服——同是天命之子,我家明公怎么就没有这份本事,天命你偏心!

陆离是真的有些着急,他如今已经不年轻了,曹操更是如此。

刘备比陆离大一岁,曹操比陆离大七岁,而孙权比陆离小二十岁。

陆离不知道要做到一个怎样的地步才能完成历史改变进程的百分之百,但如原本那般三分天下肯定是不可以的。

真要是到了那个地步,他都怀疑如今99.9999%的进度会瞬间清零。

虽然心中火急火燎的,但陆离并未在郭嘉缓慢养病的过程中表现出任何的急躁或者催促。

过完年,他甚至还看起来颇为脚踏实地的跑出去巡视春耕去了。

幽州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算是东汉的一个重要的农业区了。

但是幽州耕种条件好,不代表幽州每个地方的耕种条件都很好。至少边境地区的耕作条件就称不上好,更不用说其中还包括了一大部分胡人的地盘。

土地跟某些动物一样,都是需要驯化处的,不是说那里空着一块地便是耕地,随便撒点种子就能蹭蹭给你长粮食。

这里的耕作条件称不上好,但当地人显然也有自己的办法。

陆离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努力回忆着自己前世学过的地知识以及今生看过的农业书籍,倒也能够提出些许改进办法。

各地的耕种条件或许不一样,但种地系统归纳一下,最为重要的就是那么几样——气候、地形、土壤,以及必不可忽视的政治军事情况。

等到气候渐暖,郭嘉也恢复的差不多了,曹操派人前来他们回去时,陆离有关此地的一些想法厚度都已经可以装订成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