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二合一(含一章营养液加更)
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个模样的,哪怕陆离作为当事人之一,也不知道是酒喝多了还是怎样,他都说不清楚了。
他就记得喝酒之前,自己在袁绍坟墓边上挖了个坑,将由对方长子送过来的玉佩埋了进去,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那玉佩还被曹操经过手呢,陆离连盒子都没有换一个,他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看着对方半点不曾犹豫的就将玉佩还了回去,曹操都忍不住为袁绍感到心塞。
对于袁绍而言,如果说自己好好藏着的玉佩被儿子送出来是一种扎心,那么陆离当着曹操的面物归原主怕是另一种了吧。
陆离:其实还有一种,比如说明公你拉着我在本初坟前喝酒。
这世上能够供人喝酒的地方多了去了,怎么就偏偏要来人家坟墓前喝呢,虽然这种行为是陆离最先带着曹操做过的,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此刻不明白曹操到底在想什么。
毕竟他了解自己的亲爹,对方是真的不会介意自己这种行为,说不定还要欣慰自己的古板儿子终于变得开明了,那可是个死前能够说出自己死后让儿子随意鼓盆而歌的存在。
但袁绍就不一样了,对方的魂魄要是在此处,说不定正走地鸡一般的来回转悠,顺便骂他们两个不当人。
说不定对方如今就在这么做呢,可惜生死实在是个大结界,我在这边,你在那边。你或许看得见我,我却是看不见你的。
看了一眼被刻在墓碑上的故人名姓,陆离将目光放在了曹操身上,他可不认为今天这一系列走下来,对方是纯行为艺术没有后文。
虽然在等待后文,但陆离也没有做出一副看破一切的样子,好似恨不得直接告诉对方,我已经看破你的套路了,快别装了,赶紧直奔主题吧。
人与人之间在某些时候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所以陆离几口酒下肚,做出了一副忆往昔、叹今吾的架势。
他们都已经不再年轻了,不过这个年纪正是闯的时候呢,承平年岁,到了这个岁数,有家室、有条件却连九卿的边都还没有摸到的大有人在。
甚至还有不少人,这个年纪了才刚选择出仕呢。
他们东汉皇帝可能活不长久,但是很多大臣还是活的挺久的。
这年头也不讲究退休,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下,还真的没有特别容易往上爬。
很多人都觉得若是刘宏还活着,陆离如今怕是三公都当得,可实际上不会的,虽然待遇级别真的极有可能达到三公的层次,但按照刘宏那个态度,陆离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要在侍中这个位置上焊死了。
倒不是说侍中的位置不好,但天子近臣实在是个耗费心力的活。
心里虽然乱七八糟的想了一大堆,但陆离半点没有展现在面上。
半晌过后,曹操开口道:“当年伯安山中言语,于操而言可谓是振聋发聩,经久难忘。”
陆离没有顺着对方的话说,反而调侃道:“明公当年可不是这般说的,你当初可是生怕我去陛下面前发疯。”
这是明晃晃的拒绝相关谈话的言辞,陆离清楚曹操想要说什么,但他这个时候不想要说这个。
他怕继续说下去,自己就要被对方给说服了。
虽然就算他没有被说服,好像也阻止不了曹操的决定,但他就是要站在反对保守党的立场上绝不动摇。
明公我跟你讲,哦,我没有办法跟你讲,但我心里老清楚了,那孙权与刘备未来可是大麻烦,一定要趁着他们还没有长起来斩草除根。
至于没有孙权刘备,会不会有王权、包备一类的存在,便是乱世出英豪,那英豪也不是地里的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
陆离不想谈,曹操却是真的想要谈:“当年伯安顶着触怒陛下的风险,也一定要为民请命,与我言乡间村中夫妻别,泪比洛阳殿上多。”
陆离也不准备否认自己说过的话:“旧日言语,不想明公竟然还记得,这些话便是放到今日,我仍不觉有错。”
曹操:“因为伯安这些言语,我曾经以为伯安会排斥兵事。”
陆离看着曹操:“明公以为的是对的,我曾经不喜兵事,此心至今未改。”
“正因如此,才要以兵事速结兵事,如此方可减少兵事,明公以为如何?”
曹操:“伯安可曾想过,频繁的兵事未必能够结束兵事,反而加重百姓苦难。”
陆离承认这种说法:“明公所言不无道。”
但是:“可若是姑息养奸、养虎为患,到时僵持不下,怕是要造就更为长久的苦难。”
在曹操开口之前,陆离抢先一步看着袁绍的坟墓感叹道:“今日与明公至此,见本初之墓,心中不免杂念丛生,若是当年本初于明公势弱之事便出手,或许也不会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