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报应来了(第2/2页)
等到天彻底黑下来了,陆离没有熬夜点灯读书,太费眼睛了。他将看到一半的书放回去,躺下便睡着了。
第二天。
司马徽收到来自陆离的拜帖,看着上面的一笔好字,心中一时之间颇有些犹豫。
他被人称赞为奇才的原因之一,便是他精通奇门,奇门遁甲与周易是存在区别的,但有一点却很一致,都属于陆离学不会的类型。
司马徽虽然还没有见过那位相当有名的陆侍中,哦,如今该称对方为陆卫尉了。不过别管是侍中还是卫尉,从刚刚的推演结果来看,对方似乎有那么一部分是冲着自己来的,又好像并不完全是。
说凶算不上大凶,可要说吉,好像也并不沾边。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荆州很快便要产生大变故了,他此次前来访友,便是要来给自己的友人们提个醒的。
结果友人还没有提醒,自己倒是先被注意到了,来之前咋没算到这个呢,果真人算不如天算。
司马徽思索再三,到底没有拒绝这次见面,很快便将回帖写好了。
收到回帖的陆离好生修正了一番,第三天一大早便出发了。
出来访友的水镜先生居住的地方并没有多么富丽堂皇不说,甚至还带着几分破破烂烂的偏僻。
曾经多次以田间农作姿态见人的司马徽,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陆离表现出了他的正式与守礼,司马徽这次倒是颇为规的迎接陆离入内后便与对方在室内相对而坐。
陆离:“我于刘使君处闻先生大名,今日得以相见,当真幸事。”
坐下后司马徽仔细看了一眼陆离,有一瞬间的愣神,但很快便做出了应有的回复。
如果说陆离的话是客套话,那么司马徽看到陆离,那是真的打心底里觉得这份相见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那张脸很好看,是大汉出了名的好看,司马徽可以诚实地说,这份好看不存在任何弄虚作假,但司马徽的愣神可不仅是因为这张脸好看。
很多年前他便听说郑玄在给《周易》作注,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方作注的儒学经典已经有好几部了,偏偏《周易注》迟迟不曾面世。
司马徽对此还曾有过不解,总不能是注好了但是无意间被火烧了一类的情况吧。
但是现在一看到陆离,他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人人都清楚凡事皆有例外,但一个太大的例外明晃晃出现在你面前时,是会忍不住怀疑一点东西的。
陆伯安,你个面相竟然是能够真实存在的吗,就很想要问一下,几乎可以说是印堂发黑最为典型代表的你,到底是如何风风光光活到现在的?
司马徽没有见过死于匹夫之手的孙坚、孙策父子俩,但他可以很肯定的说,纵使倒霉如他们两个,怕都难及陆离一二。
但凡他如今年轻十几岁,这个时候怕都要忍不住揉眼睛了,哪里还能这般淡定坐着面向对方呢。
不过命数这种东西,学习的人,尤其是学得特别好的人,年轻的时候往往容易走两种极端,要么就是非常相信、坚信,谁不信都要创亖谁。要么就是死命的不信,恨不得对着全天下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是等到年纪上来了,见得多了,对于这种事情的顽固与变化大多也就看开了、见怪不怪了。
若非陆离的情况极端的太过,司马徽也不至于这般惊讶。
他要是坚信天命难违的,也不会跑来给自己的好友们提醒不是。
心中想了许多,面上却只是淡然的与陆离客套着,花花轿子人抬人,人家礼貌性的夸奖自己,那自己就礼貌性的夸回去呗。
陆离虽然有心靠着对方接触诸葛亮,却也没有上来便将意思表明的想法。便是对方很乐意帮着别人扬名,可你明明说是慕名来见他,实际上却是纯纯把他当成工具人,这可就不免让人生气了。
陆离说的是:“闻听先生擅奇门遁甲,怎便悠然山中,忍让才学轻负。”
你说说先生你这么有本事,怎么便隐居起来,这不是辜负了自己的一身才学吗。
司马徽抚须摇头:“此世人谬赞耳,徽不过山间一寻常农夫而已,若是胡乱施展才学,怕才是害人害己。”
陆离闻言一脸的不赞同:“先生自谦过矣,刘使君言先生为世之奇才,只道我见先生一人,可知荆州全境之才,仅此一点,便已难称寻常。”
“先生如今却这般说,莫非刘使君有意诓骗于我?”
司马徽笑着看向陆离,他不信对方不清楚,刘表怎么可能真的将荆州的人才推荐给他呢。
想想当初自己因为看出刘表非心胸宽广之人,表现之时不免藏了藏,谁知如今报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