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不事二主

陆离很清楚,有些巧合实际上是刻意安排。

比如说自己“无意间”知晓了诸葛孔明这位贤才,又比如说对方“恰巧”在自己前来拜访的时候不在家中。

人家不想要见,你就算硬是要等下去,也不过是让对方也硬是不回来,甚至干脆直接换个地方。

陆离虽然不介意瓜到底是主动落到怀里来的还是强扭的,但对于这种强扭也扭不下来了的,他干脆利落的结束了第一次的茅庐打卡。

所以说年纪上来了就这点不好,他要是年轻上二十岁,哪怕是十岁,这个时候说不定都在对方茅屋外面打好地铺了。

诸葛亮倒是不知道自己如果面对的是年轻的陆离会遭遇什么,因为他实际需要应对的就是如今的陆离。

而真正体会过陆离死缠烂打能力的,也就一个郑玄而已。

在山上掐算着时间,太阳即将落下之前,诸葛亮带着书童回到了家中。

从机关的存放槽里取出了那封拜帖,按照字如其人的说法来看,那位陆侍中绝对是一位很美的美人了。

而且态度看起来很认真啊,诸葛亮心里有被认真对待的开心,但这不足以他改变自己最初的想法。

他不是那种别人给口水喝便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廉价人才,在自比管仲乐毅这件事情上,诸葛亮可是很认真的。

诸葛亮将那份拜帖收起来,思考着要不要将搬家提上日程,但只是想了想就放弃了,毕竟这事办起来又麻烦又费钱。

而且总有种自己如果要搬家,会错过很重要的存在的感觉。

荆州不好错过的人,诸葛亮脑中迅速闪过几个人名,尤其是几个经常在自己的友人书信中提到的人名,陆伯安是一个,刘玄德也是一个。

————————————————————

襄阳。

随着战局的僵持,陆离的处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至少预想中的二顾茅庐不得不延期一段时间了。

如今的情况是怎么一个情况呢,吕布虽然没能继续前进,但也没有被打得后退。

又或者说,关羽、张飞虽然挡住了吕布,却没能将对方击退。

僵持阶段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流言蜚语满天飞的情况了。

唱衰敌人的、唱衰自己的、挑拨离间的……

不管是哪一种,陆离显然都不是那个会被无视过去的存在。

收到刘表的邀请,陆离非常清楚这八成是宴无好宴,但该去还是要去的,有些事情也到了要收尾的时候了。

这一次,刘表早早安排好了人手,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不是),不说别的,至少辩论方面绝对不能再输一场!

将军打不打得赢,那并不完全算是刘表的锅,但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一次、两次的都说不过人家,就显得撑起荆州的文风鼎盛的好像都是一群哑巴文人了。

咋地,一个个都属于学习很好,但是说不出来的类型吗?

舌战群儒成语的拥有者诸葛某:……

别管他多会说,显然不可能跑来帮着刘表说。

陆离认为比起诸葛亮,自己的口才应该属于前期读书积累足够多,后面又有足够多的练习得以增长经验,属于量变产生质变的后天努力型选手。

正因如此,有些事情是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的。

在赴宴之前,陆离先是收集了一下最近最为热门的流言蜚语。

唱衰自己的——都快要都人打到家门口来了,使君还不加派人手,只一味地指望着外来的人,难道是忘了当初张绣是怎么投降且将大部分南阳郡都送出去的了吗?

已知当初张绣的投降对象是曹操,陆离作为曹操阵营的一员此次前来荆州,这事情是很容易被联想的,仇恨也是很容易被转移的。

毕竟张绣远在天边,陆伯安却是近在眼前啊。

唱衰敌人的——那吕布说是武力天下无双,可还不是被随便几个外来武将就挡在那里不得寸进,据说吕布都不听曹操的命令,这曹操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曹操都没什么了不起的了,陆离这个名义上的朝廷命官,实际上的曹操的人,好像也没有必要多么尊敬、礼待啊。

挑拨离间的——那关羽、张飞是不是在跟吕布打表演战啊,他们拿准了我们不好临阵换将,所以在那里表演,好让我们送人、送钱又送粮,用以壮大刘备所拥有的力量。

而针对这个流言蜚语,有偏向于这事是真的,就算不是在跟吕布合作表演,刘备那边也没有那么真心想要保卫荆州。

还有的比较偏向于这是挑拨离间,想要复行当年秦国对赵国那般诱导着让赵王用赵括换廉颇的事情。

倾向于后者的存在,大多都看向了陆离,毕竟左看右看,这种挑拨得到好处的都是曹操那边,便不是陆离干的,那曹操那边干的跟他干的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啊,毕竟他们都是一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