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是否相见(第2/3页)

说起来,一年得荆州之后,是两年灭孙刘。

考虑到如今刘备还是一个寄人篱下状态,陆离跟曹操商量灭孙刘的时候,这个刘主要指的是益州牧刘璋来着,当然了,刘备也没有完全隐身,不过没有地盘在威胁程度划分上确实是大大的扣分项。

曹操带着那么多兵马,再是轻装简行也很难做到完全隐身,更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对方肯定是要来襄阳的,时刻关注着,自然更加不会错过了。

随着对方的逐渐逼近,襄阳颇有点人心杂乱的架势。

对于有些人而言,这是敌人马上就要近在眼前。

但对于另一些人而言,这就是未来明公马上要与我见面。

但现在很是尴尬的一个问题在于,前任明公虽然有点半死不活的架势,可也确实还没有死掉,那到时候弃暗投明的姿势与说法,就不得不好好考量一下了。

这谋士择主有的时候跟女子嫁人一般,可不能太过上赶着了,会被人轻视的。

而在陆离悠哉宅着,曹操快马加鞭来着,荆州部分人思考着的时候,一件令陆离知晓估计要发出尖锐爆鸣的事情发生了——刘备已经在这期间完成了一顾茅庐与二顾茅庐。

虽然都没有见到人,但是一和二都走完了,三难道还会远吗?

很近了,很近了,就跟曹操距离襄阳一样近了。

事实上刘备第二次来诸葛亮依旧不曾选择见对方的时候,考虑到曹操越来越近,他都已经有了对方可能不会再来第三次的准备了。

毕竟一个只是从他人口中听过,并未亲眼见证过才能的贤才,与自己实打实的性命,这选择似乎也不难做。

可是考虑到刘备的一贯作风,诸葛亮又觉得事实或许会恰恰相反。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方这个态度与尊重倒是真的给的足足的。

不像某人,来了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下文了。

陆离那日留下的拜帖被诸葛亮放在了一个盒子里,后来那个盒子里又多了两份拜帖,它们的主人都是刘备。

凭什么后来者居上,那自然是因为后来者又争又抢啦。

诸葛亮其实清楚陆离为什么没有来,未必是不想来,而是这个时间对方真的出不来。

哪怕他的软禁跟宅家没啥区别,可就算是蔡瑁已经决定投靠曹操了,一切到底还没有完全尘埃落定,襄阳也不是全都想要投靠曹操的,所以陆离自然也不能嚣张的太过。

对方要是真的在这个时候跑来见自己,诸葛亮绝对立刻跑路的。

陆离其实真的没有忘记诸葛亮,他是打着一切结束了慢慢来的准备的,毕竟按照他的设想,这个时候刘备光忙着应对生存危机就已经足够焦头烂额了,谁知道对方竟然还有心思跑出去勾搭人呢。

蔡瑁,你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也就是陆离还不知道刘备已经二顾茅庐的情况,自然也不会质问蔡瑁。

事实上如果他得知了这件事真的质问的话,蔡瑁估计也要觉得自己好冤枉的,不是卫尉你自己说关键时刻一切稳妥为上,切莫横生枝节吗。

我是左思右想,生怕耽误了你的事情,连我最讨厌的刘备都硬生生暂且放过了。

这种阴差阳错也幸好陆离还不知道,不然他绝对能够被老天爷对天命之子的偏心活生生气死。

这是什么阴差阳错吗,这分明就是在故意保刘备这个宝贝疙瘩。

不公平,不公平,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我要上诉,我要告到中央!

陆离现在还不知道刘备攻略诸葛亮的进度条如何,却知道刘表的生命进度条似乎已经只剩下摇摇欲坠的一丢丢了。

之前刘表的儿子想要见他,陆离选择了拒绝。

如今据说距离噶屁就剩下一口气的刘表想要见他,陆离也没有想过要答应。

笑死,他难道是什么很喜欢给自己找麻烦的人吗。

当初刘宏不确定死活的最后一面……为了自己的安全,陆离都没有去见呢。

这般想着,找蔡瑁确定了一些事情后,陆离一路低调的来到了刘表府上。

距离上一次见面并没有过去太久,可如今的刘表是当真一副大限将至的模样。

陆离送走过太多人了,不会认错这种状态的。

上次两人都剑拔弩张了,甚至刘表如今的状态都跟陆离脱不开干系,但两人一个表面看起来没什么愧疚,另一个也不曾表现出什么算账的想法。

陆离:“在下听闻使君要见我,不知所为何事?”

在场的除了刘表,还有蔡瑁、蔡夫人以及刘琮。

某种程度上来说,除了刘表以外,在场的都能算是陆离的自己人了。

刘表咳嗽了几声,有气无力道:“表身体不适,令伯安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