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3/3页)
宋知南拿着户口本出了门,循着记忆中的地图去街道办事处。
到了街道办事处,不用她问就看到了知青办门口那十分显眼的红色横幅:“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城市一盘棋,人民战士学人民。”
知青办的办公桌搬到了外面,那里正围着一群人。
宋知南挤不进去,在外面大声说:“同志,我要报名下乡。”
她这么一喊,就听见办公室里面有个女同志高声应道:“报名的到屋里来,大家别堵在门口,让人家报名的进来。”
众人闻言缓缓挪出一条小道来,宋知南斜着身子挤进去,房间里有两个工作人员,一男一女,男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女的三十来岁,一头干练的短发。
女同志正在低头摆弄表格,抬头打量了宋知南一眼,问道:“同志,你要报名下乡?”
宋知南掏出户口本:“是的,我替我哥报名,他叫宋秋实,十八岁,今年高中毕业,他满腔热血,一心想到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去奉献青春。”
工作人员不疑有他,现在的热血青年还有不少,有的家长拦都拦不住。
她问了一句:“他本人怎么没来?”
宋知南也不确定是不是可以替别人报名,她稍稍思索了一下,便说道:“我哥本来打算自己来的,半路被同学叫走了,他同学也要下乡,大家以后天南地北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我哥想趁着还没走多跟同学聚聚,非要让我过来替他报名。同志,这要是不符合规定就算了,等改天让他自己来也行。”
她做出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让报就报,不让报我就走。
工作人员见她这个态度,反倒是放心了。要是宋知南急吼吼地非要报名,他们反而会起疑心。
宋知南作势要走,短发女同志立即叫住她:“你先别走,替自己的家人报名是没问题的,你过来登记一下。”本来动员人下乡有点麻烦,好容易有人主动来报名,那当然不能放过,虽然说上面的规定是尽量让本人来报名,但人家有事,亲妹妹来帮忙报名也不是不可以通融。
宋知南飞快地填上表格,还特意附注一句想去黑省北大荒奉献青春。那里可是未来的大粮仓,正需要哥哥这样的人去建设。
填完表格,她顺便问道:“同志,咱们这一批知青什么时候出发?”
“三天后的早上七点半,到时会通知你们的。”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