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群英犹豫片刻, 又诚恳地问了一句:“宋干事,你对我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建议吗?”

宋知南谦虚而真诚:“建议不敢当, 毕竟我也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只说一个我的想法:我觉得以你的聪明和才华可以站得更高,你可以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你站得越高,最下面的人就越伤不到你。你想啊,当你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时,你还会在意山脚下的人吗?他们在你眼中早变成了一个个黑点是不是?他们说什么你也听不到是不是?”

李群英宛如醍醐灌顶,原地开悟。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宋同志,我非常愿意跟你聊天,谢谢你。可惜,我是上班时间溜出来的不能长呆,咱们以后有空再聊。”

“好的, 你慢走。”

李群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她一离开, 何黛就感慨道:“知南, 我感觉妇联这个舞台有点委屈你了。”

宋知南微笑:“啥委屈不委屈的,都是为人民服务。”让人顿悟这事她熟, 当年在她的直播间很多女同志都是原地顿悟, 那些纠结离不离婚的,最后都离了;那些在纠结分不分手的最后都分了;那些还在为男人和原生家庭痛苦抑郁的,都突然想开了。

这次咨询,李群英非常满意,隔天送了一幅自己写的字:“宋知南一颗红心,知天下妇女的心,是我们的知心妹妹。”

这是宋知南获得的第二项荣誉, 何黛珍而重之地把字挂在墙上,啥时候她也有一面锦旗或一幅字就好了。

李群英对宋知南很满意, 黄阿姨却不满意了。她本想让宋知南骂骂自己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儿,结果倒好,女儿回家后对宋知南赞不绝口,这还得了。

黄阿姨心中带着气,满脸都是情绪地走进了妇联办公室。

宋知南一见黄阿姨,先给她来了一通夸赞:“黄阿姨,我前天见到你女儿了,老话说得好,孩子素质高,母亲差不了。你真会教孩子,群英同志意志坚定、有思想有文化,觉悟性还高。阿姨您年轻时一定很厉害,您是不是当过兵?”

黄阿姨的思路立即被宋知南带偏了,心中的怒气突然就没了,她面带笑容谦虚道:“我以前是当过几年兵。”

宋知南一脸敬佩:“怪不得呢,你这通身的气派和精气神一看就跟普通人不一样。一跟你说话,就感觉你头脑清晰,有思想有逻辑有主意,李群英这一点上就随你。”

黄阿姨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断。

宋知南接着夸:“黄阿姨,我跟你女儿聊了很久,我们是相谈甚欢。我觉得吧,一个女人最可贵的不是身材不是长相,而是坚定的意志和聪明的头脑。李群英同志这两样都具备,再加上有你们这对民主开明、通情达理的父母保驾护航,她以后无论结不结婚,都会过得很好。”

黄阿姨笑得合不拢嘴,“要真像你说的,那就太好了。哎哟,我跟她爸愁得都睡不好觉。”

宋知南循循善诱:“我听家里的老人说过,姻缘这事讲究一个缘分,有的早有的晚,该来的它一定会来,过度强求反而不好。”

黄阿姨点头:“我也听说过这类的话,可心里就是着急啊。”

宋知南:“我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嘛。不过老话说得好,好饭不怕晚,好人不怕等,这种事咱急也没用。你要放平心态,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女儿的幸福肯定在后头。”

黄阿姨本来是来兴师问罪的,结果被宋知南说得乐乐呵呵地回家了。

她一离开,何黛佩服地朝宋知南竖起了大拇指。要不说,她怎么一点都不妒忌宋知南呢?她知道对方的真实能力,知道对方为工作付出了多少。

黄阿姨回到家里也对宋知南赞不绝口,“这个小宋可真会说话,跟她这么一聊,我心里舒坦多了,比老中医的针灸都管用。”老中医治的是身体上的病,而黄阿姨得的是心病。

这次轮到李群英震惊了,她妈有多难缠多顽固她自己知道。全听她的自己难受,不听她的对方会作会闹。她说轻了没用,说重了又不行,没想到人家宋同志轻轻松松地就把她妈给拿捏了。能轻松拿捏黄女士的人会是普通人吗?她爷爷奶奶伯母婶子努力了几十年都失败了,她爸败得更狠,现在早已是她妈的手下败将,她自己更是屡战屡败。

李群英从来没有对一个人如此感兴趣过,她想接近宋知南,她想跟她发展工作以外的关系——做朋友。

第二天午休时,李群英又来了。

她这次是真心向宋知南请教怎么拿捏自己妈妈。

宋知南说:“我是真心觉得黄阿姨人挺好的,她讲道理,没有硬逼你结婚,还听劝。这已经领先全国百分之八十的父母了。对待父母要像对孩子似的,对于值得教育的那部分,要多夸多鼓励。你想要一个人脱掉棉袄,不能用冷风吹,要用阳光温暖他,他一热自己就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