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3页)
宋上进的神色更加复杂,失落、遗憾、后悔……每样都有点,他不得不感慨道:“小四,你的动作确实迅速,这么短的时间,工作搞定了,房子也搞定了。”
宋知南平淡地嗯了一声,接着说:“爸,我准备把户口迁出来。”
宋上进没有立即答应,只是扯起了跟户口无关的事:“小四,你哥来信了,说他的行李里被人塞了很多砖头和石头,东西也被人掉包了。他在乡下过得特别苦,你妈看完信哭得眼睛都肿了。”
宋上进说着话,不错眼地盯着宋知南,看她什么反应。
宋知南故作惊讶:“还有这种事?你看我就说吧,不让我妈天天哭丧,这下宋秋实倒霉了吧?”
宋上进只能无言以对。
宋知南又关切地问:“对了,我哥在村里被狗咬没有?”
宋上进咬着牙根说:“没有。”
宋知南心里略有些遗憾,随即又释然:“狗不咬他也很正常,就他这样的,狗咬他都得就蒜。”
宋知夏想笑又不敢笑,宋冬宝没憋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宋上进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宋知夏赶紧缓和气氛:“小南,爸听说你搬新家了,给你带了很多吃的。”
宋知南毫不客气地接过东西,她领着三人进院往屋里走去。
宋上进看着空荡荡的房间,问道:“你一个人住不害怕吗?”
宋知南:“怕什么,死人没有活人可怕。”活人害过她,死人又没害过她。
宋上进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到底小看了这个闺女。
宋知南给他们三人每人盛了一碗梨汤,宋冬宝喝得最欢。
宋上进只是抿了一口梨汤,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以往每当他做出这副样子时,原主就会忐忑不安又小心翼翼地问他怎么了,想尽一切办法为他解忧排难。现在嘛,你爱愁愁去,男人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知南没问,宋知夏倒问了:“爸,你怎么了?”
宋上进顺着台阶主动开口:“小四,你哥以前是浑了点,可他毕竟是你亲哥,现在他也得到教训了。你妈整天为他操心,头发都白了。你说咱们全家要是一起出力出钱给你哥托关系找人,能不能给他办个病退回城?”
宋知南反问道:“托关系?咱家上头有人吗?”
宋上进摇头:“没有,我不是在跟你商量吗?”
宋知南翻了个白眼:“没有你说个啥。”
宋上进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宋知南。
宋知南冷笑:“你想让我托关系?”
宋上进赶紧讨好地说:“爸知道你有本事,你跟咱家别的人都不一样,我可是听人说了,你申请房子时,吴厂长都替你说话了。”
厂里还传言说,吴厂长是怕宋知南带坏了自己闺女,所以才迫不及待地把宋知南给弄出来单住。
宋知南语气坚决:“我申请房子是因为我符合规定,又为厂里做了贡献。我这人原则性很强,不喜欢走后门。”
宋上进一百个不信,他接着软磨:“小四啊,秋实可是你亲哥哥,你们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宋知南:“你要这么说,那我下次见了他就把他骨头打断试试,看到底连没连着筋。”
宋上进:“……”
宋冬宝倒吸了一口冷气,觉得骨头直疼。
宋知南耐心地给宋上进做思想工作:“大哥刚下乡就办病退,不合规定也不合情理,你就算要办,也得是一两年后再办才合理,别人不是傻子,你走后门也得做做表面功夫是不是?要不然的话,那些厂领导的孩子为啥不办病退回城呢?人家是没钱还是没关系?”
宋上进一听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难道人家没钱没关系吗?为啥人家就没有办病退呢?事情没他想得那么简单,是他魔怔了。
宋知南接着说道:“你回去劝劝妈,别让她整天哭哭啼啼的。别人的孩子能下乡,为啥她的就不能下?就她儿子娇贵?她这样下去,大家都说她觉悟低。再说了,难道咱家就只有大哥一个孩子吗?你们不疼闺女可还有一个儿子呢,冬宝不是人吗?你们两个加一起九十多岁的人了,都长点心吧。别让街坊邻居笑话咱们家。”
宋家三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宋上进提了一堆东西来,得了一堆教诲回去了。
宋知南扶着门框目送三人离开,爹味说教真的爽,一直说教一直爽。尤其是对真爹说,谁说谁知道。
她的命就是好,前世今生都是她给爸妈当父母,在精神上重新把他们教育一遍,累是累,但真的出了一口恶气。人活着,就得呼吸。她出气就是为了呼吸。
宋知南咕咚咕咚灌了半碗梨汤,提上布袋和篮子出门。
她在供销社买了四个碗四个盘子和一把竹筷,在菜店排队买了两颗大白菜三斤萝卜三斤土豆,最后在副食店买了一斤绿豆糕。买肉需要肉票,宋知南买了二斤不要票的排骨和一根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