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3页)
她低头思考一会儿,郑重地说道:“贺主任,这是亲领导才说的掏心窝子话,我全听进去了。之前是我考虑不周,以后我会变得更周全更稳重。我真的不想招惹政治,我还想再为祖国奋斗80年。”
贺胜男听到宋知南真的听进去了,心里松了一口气。听到她还要再奋斗80年,忍不住笑了。
她接着说道:“马上就要十一了,这可是个双节日,既是国庆,也是咱们红星纺织厂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日,咱们工会要跟厂委一起办国庆庆典。你脑子灵活点子多,杨主任的意思是想调你过去帮忙,但厂委的人怕你再惹事……”
宋知南当即表示:“贺主任请放心,我这次绝不惹事,我以前是真不知道有些男同志那么小心眼,那些话原来不能说。我现在知道了,我以后会更加谨慎的。”
“那就好。”
这次谈话之后,宋知南真的“改”了。连何黛都注意到了,宋知南变沉默了。
她不由得暗暗叹息一声,再有锐气的人也终究会被社会改变。
宋知南哪是那么轻易被改变的,她在憋大招。此路不通,我就换一条。
女人在权力面前,还是得向男同志学习。毕竟人家有几千年的经验和历史,几千年来,他们把女人隔绝在权力外面,让她们沉溺于爱情、家庭和内斗,让她们甘愿牺牲自己,自己把自己套进好女人的绳套里。不得不说,人家是有一套规则的。她可以拿来用嘛。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肯定是曲折的。
首先,她要政治正确,让那些人在表面上挑不出她的错。其次,她要分化那帮男人们,不要让他们那么团结,团结一部分,狠抽一部分,也让他们内斗起来。
确立后思想后,宋知南开始写计划。
国庆厂庆,宣传肯定少不了,痛说革命家史也少不了。她先从这方面入手。
这几天,宋知南打着采风的借口,没事就出门转悠,食堂、车间、副食店都出现了她的身影。
效果是明显的,她很快就有了素材。
宋知南打算先做一个“感动青阳照耀红星”的系列人物专访。
第一个人物是厂里的搬运工张铁山,张铁山跟别的男人不一样,他是上门女婿。他家兄弟多,娶不起媳妇,他又不受父母重视,经人介绍就当了上门女婿,岳父岳母给他安排了工作。
结婚不久,张铁山的岳父岳母就缠绵病榻,妻子也生了病,张铁山整天忙里忙外,他对岳父母很好,在工人中的口碑也挺好。当然,他也因为上门女婿这个身份被很多人看不起。张铁山为人沉默寡言,平常只知道埋头干活。
宋知南决定把张铁山做为正面典型来宣传,以前见社区动不动就宣传什么最美儿媳妇,她心里就不得劲,她心疼那些男人们,为什么就没有最美女婿呢?你凭什么歧视男人?
第二个先进人物,是附近有名的好爸爸,他善待妻子带过来的一双儿女,哪怕孩子有病也坚决不放弃。
宋知南连稿件的名字都想好了:第一篇名字就叫做《张铁山:孝老爱亲好女婿》,第二篇名字叫《父爱如山:为儿女撑起一片天》。
你看她一口气写了两篇男同志,谁说她不为男同志说话?
宋知南找李群英借了一部相机,她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拿着笔记本,兜里插一枝钢笔,像模像样地去采访张铁山。
张铁山搬了一上午货,从食堂打了饭菜,正狼吞虎咽地吃饭,突然听到有人找他。
他一抬头见是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姑娘,他愣愣地问道:“你、你找我?”
宋知南打量了一眼张铁山,这人四十多岁,身材精瘦,面容黝黑,背有些佝偻。
她先自我介绍道:“张铁山同志,我叫宋知南,是工会的干事。这不马上就是十一和厂庆了吗?厂里决定大力宣传咱们厂工人的先进事迹,我就做了一个‘感动青阳照耀红星’的人物专访系列,同志们向我推荐你,说你数十年如一日地孝顺岳父岳母,照顾生病的妻子,是咱们厂有名的孝顺女婿。”
张铁山先是诧异,随即一想,也是,他确实数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岳父岳母,对他们跟自己亲爹亲妈没区别,不对,比对自个爹娘还好,他都没好几年没见到爹妈了。
张铁山黯淡的双眸中闪烁着一丝微弱的亮光,他放下饭盒,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的工作是我岳父帮忙办的,岳母对我也很好,我孝顺他们也是应该的。”
大家都说上门女婿不好当,当时他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岳父家的。没想到岳父岳母对他竟然很不错,给他办工作,还给他做新衣裳。岳母说话总是很注意,生怕刺伤他的自尊心。他在家里哪享受过这种待遇?张铁山知恩图报,别人对他好,他就拼命报答。这些年虽然日子过得苦,但他从小吃苦吃习惯了,倒也没觉出什么来。好歹他是正式的工人,能吃饱穿暖,再想想自己老家的亲人过的日子,他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