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李玉华听到消息后, 先是一脸难以置信,她自己生的闺女她还不知道, 宋知南能有那本领?要是说大儿子秋实,她是绝对信的。

到最后,她是不得不信。但她既不激动也没有显得很高兴,要是不清楚内情的还以为宋知南是魏芬的女儿呢。

李玉华此时心情极为复杂:为什么偏偏是女儿有出息?凭什么是宋知南?

大家见李玉华这样都觉得不可思议,要是自家闺女这么出息,她们不得高兴疯了?咋能做出这么一副无动于衷的死人脸呢?就连邻居魏芬和非亲非故的王小雪都高兴得大呼小叫的,就只有她李玉华不但显得无动于衷,还一副忿忿不平的模样,真是奇了怪了。

有人就私下里议论:“你们说,宋知南会不会不是李玉华亲生的?谁家亲妈对待亲生孩子这样?”

有人说:“那也不一定,有些人对亲生的也很苛刻, 虐待孩子的也不都是后爸后妈。”

“我还是觉着不对劲, 事出反常必有妖。”

“可是当年李玉华怀孕生孩子做不了假呀, 大家都知道啊。”

……

宋知南被人当熊猫围观了好一阵,跟她一起下班的何黛被这阵仗整得不知所措, 走路都不知道该先迈哪只脚。

宋知南镇定自若地一路走过去, 以后被人注目的时候多的是,就当提前演练了。

她这种姿态也让众人更加佩服,这姑娘不管性格怎样,看这心性和胆量就是干大事的料。

宋知南好容易挪到大门口,保卫科的赵大刚眼尖地看到了人群中的宋知南,大声说道:“宋同志,谢谢你, 你的文章写得真好。”

宋知南面带微笑回应:“赵同志,应该是我感谢你们, 是你们让我有了这么好的素材。”

她环视四周,朗声说道:“赵师傅,有些人说我对男同志有偏见,其实不是,我只是对某些同志恨铁不成钢,我太想让他们进步了。我真正佩服的是你和张同志这样的道德标兵,你们是男人中的楷模。”

在场的男同志一起沉默了,有部分人觉得宋知南的话完全没毛病,但有一小撮人,敏感地感觉到哪里不对,但谁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对。

在场的女同志偏头看向男同志,“看看人家宋同志这觉悟,再瞧瞧你们,啧啧。”

赵大刚当众被抬到这样的高位,又给整不会了。

他嘿嘿笑道:“宋同志过奖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宋知南从人流中挤了出去,侧着身子往家走去。

赵大刚跟保卫科的同事说道:“这个小宋真是个好同志,人家有原则有觉悟有眼光还特别谦虚,厂里那些小年轻懂个什么?说他们两句就不爱听了,一个大老爷们心眼那么小,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赵大刚觉得宋知南对他们有偏见,是因为他们自己有问题,要不然,小宋怎么不对他和老张有偏见呢?

想到这里,赵大刚油然而生出一股自豪感,腰板挺得更直了。

他挺胸腆肚站在门口,俯视着这一群一群的工人。

宋知南跟何黛在路口分别,她说道:“小黛,我这周日中午请你下馆子,兑现我的承诺。”

何黛连忙摆手:“哎呀,我只是开玩笑,下馆子太破费了。你平日请我吃的零食够多了。”

宋知南说:“我说请就请,就这么定了。”

宋知南回到家属区,又被热情的邻居们拦住聊了很久。

“小宋,恭喜你啊。你是咱们这一片的骄傲。”

“小宋,你的文章我看了,写得真好。”

宋知南面带微笑:“谢谢夸奖,都是领导教得好,被采访的同志配合得好。”

她离开后,大家你看看我看看你。

突然有人拍着大腿说道:“哎哟,这个小宋咋突然变谦虚了?”

“是啊是啊,她刚才竟然没怼我,真是奇怪。”

宋知南今天的谦虚和气给了邻居们错觉,觉得天晴了雨停了,他们又行了。

一行人拦着宋知南对她的文章提出“建议”:“宋同志,你别的文章都挺好,就是写张铁山的那篇,我有点意见。”

宋知南看着面前的几个人,有男有女,男的她瞧着面生,女的倒是挺熟,是王婶和一个叫马桂芬的嫂子。

宋知南反问道:“哦,说一说吧,你们都有什么意见?”

王婶做为代表站了出来,拖长声调说:“小宋啊,大伙都说你写张铁山那篇是在提倡男人当上门女婿,我们也去问过张铁山,他也说你说过,什么上门女婿更适合我国国情。我跟你说,你还是太年轻,不知道里面的深浅,那上门女婿哪有好当的?哪个有自尊心的男人愿意到别人屋檐下过日子?你可不能瞎提倡呀。”

宋知南微微一笑,这些人挺敏锐呀,她隐藏的意思都被捕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