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宋知南趁着中午休息时去找赵大刚打听消息。
赵大刚一见着她就笑眯眯地说:“宋同志, 我已经帮你打听好了。我那朋友说能办。”
“需要我本人去办吗?”
“你也可以不去,你把材料都准备齐全, 写份委托书,我拿过去试试。”
宋知南回去火速准备好所需材料,还准备了一条烟两瓶酒。
赵大刚这次没收:“先办事,事情办好后再说。”
宋知南点头:“那好。”
赵大刚和他的朋友都是痛快人,没两天就办好了。宋知南把礼物补上,还多加了一条腊肉,这条腊肉还是从宋秋实的行李里顺的。
宋知南另外给赵大刚也准备了两瓶水果罐头和一包吃的。
赵大刚连忙推辞,宋知南笑着说:“赵同志,这附近谁不知道你最疼孩子,这些吃的拿给你家孩子吃,你必须得收下, 不然我就不高兴了。”
赵大刚笑呵呵地收下了, “宋同志, 你这人真够意思。其实这不算啥大事,没必要送那么重的礼。”帮忙办事的朋友也很惊喜, 觉得礼有点重了。
宋知南说:“对你们来说不算什么大事, 对于我来说很大,你们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迁完户口,宋知南总算松了一口气,以后宋上进夫妻俩拿捏她的手段又少了一个。
最近关于宋知南身世的传闻甚嚣尘上,众人议论纷纷,还有人向她本人打探消息。宋知南都是一问三不知。那些人失望地离去。
宋知南觉得挺好笑,她不相信自己抱错了, 但别人相信。
她想了一下,为什么别人会相信这个没什么根据的传闻呢?大概是因为宋上进和李玉华的行为挑战了人民群众朴素的三观。他们认为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即使有人偏心但也会有度,完全不心疼孩子的父母应该没有。虐待孩子、不盼着儿女好的父母肯定是后爸后妈或是养父母。所以,他们替宋知南找了一对并不存在的亲生父母。
可是真相很残酷,父母和子女也是讲究缘分的,有些父母就是不爱自己的孩子,有些父母就是见不得自己的孩子过得好。
人过一百,行行色色;人上一千,有忠有奸;人过一万,必有混蛋。混蛋就是混蛋,不能因为他们当了父母就突然人格升华不混蛋了。恰恰相反,很多人就是因为当了父母才初次品尝到权力的滋味,权力让他们原形毕露,他们站在道德的高处,以爱之名,对另一个生命实施全方位的掌控,这种感觉会让他们无比沉迷。
宋知南接受自己的亲生父母是混蛋,但别人好像接受不了,总是试图查出她的真实身世。
对此,她也很无奈,由他们去吧。辟谣是不可能的,局势有利于她,还能给宋上进和李玉华添堵,她凭什么要辟谣?
另外就是,这个年代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太匮乏了,她心疼大家,心疼到愿意以身入局,娱乐大家。她可真是好人。
迁户口的事情告一段落,宋知南的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李群英又来邀请她去家里吃饭,宋知南爽快答应。
第一次上门不能空手,但送的礼也不能太重,省得人家有负担。宋知南拿了几个水果和一包点心去了李家。
李群英一家三口热情地站在门口迎接她。李群英长得跟他父亲李明达更像些,李明达身材高大健壮,皮肤黝黑,说话有一股很好玩的幽默劲儿。黄阿姨也挺有意思,夫妻俩说话就跟说相声的。要是没有催婚这事,李家的家庭氛围挺好的。
四人边吃边聊,气氛相当欢乐。
李明达笑着说:“小宋,别看你年纪小,可是性子却很稳重,瞧着比群英还成熟懂事。”
宋知南说:“我跟群英不一样,我家孩子多,父母偏心,家里充满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久而久之,我就锻炼出来了。群英那不是不成熟,她是有底气,被偏爱的孩子总是有恃无恐。我要是有你们这样的父母,我才懒得成熟稳重呢。”
“哈哈,你这孩子可真会说话。”
黄阿姨惋惜地摇头叹息:“你这孩子多好啊,你爸妈也真是的。”
宋知南表示看得很开:“唉,我现在已经想开了。虽然我跟父母缘浅,但我有好领导好邻居好朋友。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完美称心?只求个半称心就行了。”
“你这话说得很有哲理。”
吃完饭,聊完天,李群英邀请宋知南去她房间里呆一会儿。
宋知南看到满屋子的书,不由得惊叹一声:“你的书真多,冲着这些书,我也要跟你做朋友。”
李群英故意拉着脸说:“怎么?你跟我交朋友,不是冲着我这个人来的?”
宋知南笑嘻嘻地说:“都冲。”
李群英大方地说:“我的书你可以随便借,但有一条得提前说好,借了必须得准时归还。要是弄丢了弄坏了,我以后就再也不借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