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宋知南用怜悯慈悲的目光看了江茶一眼, 轻轻叹息一声离开了。
江茶被这个目光深深地刺痛了。羡慕的、妒忌的目光她早已习惯,愤恨的、恶毒的目光, 她也接收过不少,但唯独没有怜悯和慈悲。没有人有资格怜悯她,从来都只有她怜悯别人!
江茶心头堵塞得难受,想叫住宋知南再质问几句,可是话都梗在喉咙,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宋知南离开的时候还在怜悯江茶,你可是女主角啊,女主角不应该闪闪发光、大杀四方吗?就这?为了绑住霍峥嵘这样一个自恋平凡的男人值得吗?
宋知南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她突然灵光一闪,灵感来了,素材有了。文章中的另一个反派小茶出现了。今天真是收获颇多。
宋知南下班回家, 吃完晚饭, 开始奋笔疾书。今晚争取一口气把文章写完。
书写文章上回, “走资公子”小华来诱惑革命青年小南,小南坚决拒绝, 小华的朋友们前来助攻。
其中小争跟小华狼狈为奸, 沆瀣一气。他表面上文质彬彬,很有迷惑性,实则骨子里大男子主义,思想腐朽恶臭。说话间总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旧社会霸道地主味儿。
他居高临下地说道:“小南,你有什么可骄傲的?你不过是区区一个工人而已,小华一个京城来的大院子弟,他能看上你, 那是你的幸运!”
小南义正词严地给出了回复:“我比你们高一级别,我是人类有史以来阶级性最纯、革命意志最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青年。区区一个大院子弟算什么?哪怕包括你在内的全世界的狗都认为屎香, 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小争恼羞成怒,狼狈败走。
紧接着,小争的对象小茶登场了。
跟小争不同,小茶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物。她本来聪明能干,根正苗红,但却被小争这样的人腐蚀拉拢了,她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变成了小争小华的帮凶,经常把自己身边的女性朋友当作资源介绍给小争小华的朋友和哥们。她甚至还在同阶级的兄弟姐妹们面前有优越感。
小茶来劝小南接受小华,并且还以自己为例,说自己跟了小争后有多幸福:“因为他,别人都敬着我捧着我,我办工作可以直接走后门,买东西不用排队,想吃肉就吃肉。水果罐头我吃一罐倒一罐。吃猪肉,我嫌肥肉太肥,直接扔了喂狗……”
小南义正词严地说道:“小茶,你背叛了你的阶级。我耻于与你这种人为伍。为了我阶级的纯洁性,为了我的自由,我决不妥协。”
宋知南把这个故事润色一下,誊写一遍,就寄了出去。其实这个故事适合改编为话剧。这个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文章写完以后,宋知南松了一口气。虽然她身边有很多奇葩和极品,但是没关系,她会写作。这些人都是她的素材。她爸她妈她哥她姐也都是她的素材。
闲来没事写写他们,不但能抒发心中的块垒,还能赚取稿费和名气,真是一举三得。
这个想法也激发了宋知南更多的想法。十年之后,便是改革开放。龙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四十年,这就是后世的人们所说的时代红利。
上辈子,她没赶上时代红利,倒是吃尽了时代黑利。读书时,被家长鸡娃差点鸡出精神病。一路卷到重点大学。一毕业,专家告诉她学历不值钱了,阶级固化了,还要他们脱下长衫。这些专家们咋不自己先脱下长衫呢?
每次听这些专家发言,宋知南都觉得她上她更行。
她的很多同学毕业即失业。有的人真的脱下了长衫,却发现别人仍嫌不够,甚至想扒掉他们的底裤。
而她自己,兜兜转转不停整治老板,弄得她挺爱整治老板似的,要是这些老板都是正常人,她能去费那个劲吗?
她好不容易赶上自媒体风口,刚刚飞到半空,结果号被封了。现在嘛,她也想吃一波时代红利。别的先不说,八十年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她可以赶上。
有趣的灵魂,清醒的头脑,批判的智慧,开放的思想,她全部都有。坚定的无产阶级属性,她也有。她不进入文坛,那将是文坛的重大损失。
思想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
她不能把文坛让给那些讨厌的老登们和小登们。后世的那些老登们,牢牢把持着严肃文学的大门,关起门来自嗨,学阀文霸都出来了。他们占据着话语权,用腐烂过时的言论精神污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女孩们。他们仿佛没见过女人似的,笔下的女人全部来自臆想,女人形象单薄刻板,不是圣女就是□□。被称赞的永远是甘当男人血包的无私奉献型女人。
她以后就要写真正的少女文学,真正的少女不是男人臆想中的散发着幽幽体香、袅袅婷婷、含羞带怯的女孩,也不会是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雨中姑娘。她们还没被这个操蛋的社会彻底驯化,还没有被男人凝视得动作变形。她们野性不羁,生机勃勃,充满着原始的生命活力。她们平等的看不起所有人。老的嫌老,小的嫌小;男的嫌骚,女的嫌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