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3页)

宋知南火速行动,先在她家的大门左边挂上牌子:星星之火文工队办公室,另一边挂上红星纺织厂妇女之家。

这两个名头一挂上去,房子都显得小了。

牌子挂好后,宋知南特地拍下一张照片,照片连同一份6年后搬出房子的承诺书,一起贴在厂里的公告栏里。

宋知南还写了一封告全体职工信,大意是我申请这房子符合厂里规定,现在这房子是私房公用,成了办公室,6年后我会把房子还给厂里,到时你们再去申请。如果谁对这个结果不满意,欢迎来找我辩论,我在妇联办公室恭候你们。”

大家一边看一边小声议论:“她说的真假的?6年后她真的舍得还房子?”

“小宋这人说话还是算话的。”

大家一想也是,尽管她爱怼人爱骂人有时也打人,但是人家有一条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说话算话,有信誉。她说打谁就打谁,说干啥就干啥。而且白纸黑字的,她应该不好抵赖。

至于说去找她辩论,他们想了想,自己还是算了,要是别人去,他们肯定大力支持。他们每一个人都这么想,最后是谁也没去。

因房子而起的闹事风波渐渐平息下来。

宋知南家以前独占一栋房子,现在房子摇身一变成了办公地点,这倒真的堵住了一部分人的嘴。

再加上那份承诺书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家一想,6年是有点长,但也不是不能等。现在他们的关注点是6年以后,谁家能分到这栋房子。

厂里的领导见宋知南这么快就把风波平息下来,齐齐松了一口气。这样处理其实是最好的。

杨主席趁机表扬了这个得力下属:“小宋当上干部以后,人都变得沉稳了,也知道顾全大局了。你们看这事办得多漂亮。”

贺主任也接着说:“确实。如果让小宋让出房子,对咱们厂的名声也不好,显得咱们没有原则,工人一闹事就妥协了;不让出房子,工人又不停地闹。现在倒好,两全其美。还为厂里解决了办公室不够用的大问题,小宋真是个人才呀。”

吴厂长笑着点了下头,孙副厂长不置可否。

谈书记给了回应:“年轻人嘛,思想比较灵活开通,不僵化不拘泥。”

孙副厂长等一帮老家伙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意思?我们都僵化拘泥?

现在,厂里隐隐有两股力量在无声地角力。

谈书记:这帮老家伙果然不好对付。

孙副厂长等人:这个年轻人这么迫不及待地想夺权。

而宋知南则是,趁着水浑就摸条鱼,顺便给自己争取点好处。两方要是打得太激烈了,她还得下场劝劝。

宋知南顺利解决了房子的事,宋知夏和宋冬宝也跟着高兴起来。

宋知夏说:“我都把房间给你收拾好了,想着你有可能搬回来住,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地解决了。”

她就感觉这世上就没有三妹解决不了的问题。

宋冬宝说:“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怎么办,我也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我就赖在三姐的房子里不走,不论谁搬来我就不走,气死他们。”

宋知南笑笑:“这也是一个办法,留着下次用。”

对付无赖还真要用更无赖的办法,好在他们三个都会用这种办法。

现在宋家三姐弟形成了相当明确的分工:宋知夏负责管理后勤和生活,宋冬宝充当助手和打手,而宋知南则是家中的智囊和决策人。通常是她发号施令,两人负责具体执行。

三人都没觉得不妥,适应良好。

宋知夏和宋冬宝在宋家生活这么久,早形成一个共识:家里谁强就听谁的。宋知南最强,听她的没毛病。关键是她强,还给底下人好处,他们两人听得心甘情愿。

像是宋秋实那样,没有实力只是仗着父母的宠爱当家里的老大,他们口服心不服。

当然,也有居心叵测的人跑来跟宋冬宝悄悄嚼舌根,说大家都偷偷议论他仿佛是宋知南养的一条狗,宋知南让他干啥他就干啥,让他咬谁他咬谁,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

而且,家里就他一个男丁,户主理应也是他,怎么户主反成了宋知夏这个离了婚的姐姐?

宋冬宝当场给撅回去:“当狗能经常吃肉,有什么不好?你们想当狗,当得上吗?”

说怪话的人一脸震惊地离开了。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人?

宋冬宝得意地笑了。

三姐说了,只有自家的狗,不是,只有自家的人用着才最放心。那些私密的活,三姐只交给他,根本不放心别人。因为他们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些人就是见不得他好。

还说什么男丁不男丁的,他更不在意,反正他已经不是了,他的丁徒有其表,只是让他上厕所和进澡堂不尴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