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页)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两人盯着宋知南,宋知南坦然迎上去,双方在无声地用目光较量。
对方终于有了反应:“行,你有提建议的权利。”
宋知南挺直脊背,掷地有声地说:“我的建议是,龙国要富强,就不能祸起萧墙;军队要稳定,就要遵守国家规定;军民鱼水情,一定不能停。”
杠精值200。
乙代表:“宋知南同志,我们是不是该调查一下你的问题?”
他咋觉得这个女同志有些邪性呢。
宋知南主动交代:“你们不用查,我全部告诉你们。我哥是下乡知青,双腿中间的东西被我嫂子割掉了,他后来疯了,失手把我爸杀了,然后自杀了。他临死前把我弟的那东西也割伤了,我二姐因此被婆家离婚了,我妈改嫁了。现在我们姐弟三人相依为命,我们三个已经约好,全球不赤化,我们就不成家。我们要当爱党爱国,无牵无挂的民间革命家。对了,我们家绝对的根正描红,往上数二十代都没人当过地主。你们不信尽管去查。”
宋知南见三人没接话,索性接着往下说:“你们再问我一百遍关于杨主席的问题,我还是会给你们同样的回答:她工作拼命,爱厂如家,全心人意为人民服务。要说她有什么问题,我只能告诉你们八个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女同志插问了一句:“你对她的评价这么高吗?”
宋知南:“我只是实事求是罢了,想必你们也听出来了,我这人性情耿直,从不说慌,也不会溜须拍马。要不然,我一定会拍你们的马屁对不对?你看我拍你们了吗?我在单位是出了名的杠头,谁都敢杠,为什么我这么勇敢?因为是伟大领袖给我的底气,是革命信仰给我的勇气,我是革命一个锤,看谁不对我就敲谁。”
杠精值300。
三人:“……”
审问审到这里也只能停下了。三人相视苦笑,他们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了。
女同志再次强调:“宋知南同志,你要对你说过的每一个字负责。”
宋知南:“没问题,只要是我说的,我都认。”
女同志把刚才的询问记录推过来,宋知南认真确认一遍,潇洒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宋知南站起身,跟三人礼貌道别:“我刚才的话出于一片赤诚,希望你们能听进去。告辞。”
她不说再见,因为不想再见到他们。
宋知南推门出去,众人的目光刷地一下又朝她聚拢过来。
小办公室不太隔音,再加上宋知南声音清亮,语气慷慨激昂,很有辨识度,刚才的话他们都听了个七七八八。
这些人的心底翻起了波澜。
这个宋知南虽然平时杠领导,但关键时刻真的很有担当。不急不乱,对方施压她也能顶住,硬是没说出一句对杨主席不利的话,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呀。
怎么说呢,就是宋知南很有正义感,很讲义气。义气这个词,一般都是用来形容男人的,但他们并没在男人身见过,反而在这个年轻的女同志身上见到了。
谈林和吴厂长想的是,宋知南这个下属还是挺好的,她今天能为杨奋斗说话,改日他们落难她也会替他们说话。
就连对宋知南观感最复杂的孙副厂长,此时也对她的看法有了微妙的转变。
凭心而论,有这样的手下,他虽然闹心但是也放心,你不用担心她阳奉阴违,背后捅刀子。
孙厂长想着如果自己有一天处在杨奋斗的处境,他也想让宋知南能像今天这样仗义执言,敢顶敢撞。
以后,还是对她态度好点吧。
至于贺主任,她比以前更欣赏宋知南了。这个小同志不仅能力过硬,人品也过硬,经得起考验。
宋知南出来时敏锐地察觉到大家看她的目光好像不一样了。
她暗自一笑:她一直想改变领导对她的看法,这不他们就改了?
改变别人是难,但不痛苦。改变自己又难又痛苦,最好别干。
宋知南这种时候也不好对大家说什么,冲他们点点头致一下意,便离开了会议室。
她回来的路上碰到了何黛,宋知南朝她安抚地一笑,说道:“三位军代表都是好同志,人也挺温和。没事的。”
何黛点头:“没事,我不紧张了。”怕个什么,南姐不怕我也不怕。
宋知南没回办公室,她现在没心情工作,便去找保卫科的赵大刚问杨主席现在在哪里。
赵大刚摇头:“我们也不知道她关在哪里,不过应该没问题的,现在只是隔离审查而已。”
三名军代表在红星厂调查了三天,这三天,大家过得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连说话声都变小了。
全厂的科员干部都被问了个遍,工人代表也问了几个,大家听说宋知南当面杠军代表都能全身而退,他们也没那么怕了。再说了,要是他们随便攀咬杨主席,万一人家最后没事,他们就麻烦了。厂里领导以后会怎么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