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3页)
胡记者走进院子,跟进了女儿国似的。
他不自在地朝宋知南笑笑:“宋主任,你放心,我今天是来采访的。上次的事不是我的本意,我也是被人蒙蔽了。”
宋知南大度地说:“你是被王怀安蒙蔽了吧?这也很正常,他那人很有心计,城府特别深,而且他有一项特别爱好,就是喜欢操弄人心,特别喜欢从身边的人下手。像你这样简单单纯的人,最方便下手了。”
胡记者的嘴张成半圆形:不是,你说我一个将近三十岁、见多识广的记者简单单纯?你不是在骂我蠢吧?
宋知南微微一笑:“胡记者,你别急,你且听我一一道来。”
宋知南接着说了她调解王怀安和田容的事,以及后面发生的王招弟和李大庆的事。
“这个王怀安能把田容这样一个原本开朗活泼、开说开笑的女同志,变成随时想发疯甚至有自杀倾向的人,他却觉得自己没一点错。这种人你觉得可不可怕?要是你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你是不是觉得后背发凉?”
大家伙附和道:“那肯定是的,想想都可怕。”
宋知南接着说:“他对我有意见也不当面提,而是背后暗戳戳地挑拨离间,让王招弟来找我调解,接着又鼓动李大庆来打我。你们说,这城府深不深吧?他算计了我们三个人的心思:他知道我工作认真负责,谁来找我我都会调解,他也算定了王招弟和李大庆的性格和为人,知道我的好心一定会被他们当成驴肝肺。你们说,他是不是特别会操弄人心?”
大家伙仔细一想,还真的是。这个王怀安太可怕了。
胡记者一听,这里面的料可真多呀。他这个月的稿子不用愁了。
他跟宋知南一聊,好嘛,这人不仅是个大杠头,还是个自带新闻和故事的人。
杠头对于杠头,不说惺惺相惜,那也是相当感兴趣。
而自带新闻话题和故事的人,他们记者最喜欢了。
胡记者有些后悔,他当初怎么就得罪了宋知南呢。要不然,他还能从她这里挖掘更多的新闻和题材。真是悔不当初呀。
宋知南像是察觉到他的心思似的,大方地说:“胡记者,虽然三八节那天,你无端对我发难,让我感觉很不舒服。但我仔细一想,你这人身上也不是没有优点,首先一条,你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哪怕明知道不符合场景和大流,你也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对新闻记者来说很难得。”
胡记者惊讶地看着宋知南,一脸地难以置信。
宋知南接着说:“你这人特立独行,你明明知道领导喜欢什么,读者喜欢什么,但你就是不愿意去做,你就想跟他们对着干,不明真相的人会说你这人是大杠头,其实不是,你只是敢于质疑权威、不甘于流俗罢了。”
胡记者觉得自己那一向坚硬的心突然变软了。
宋知南说出了他隐约想过但没有彻底表达出来的话。
是啊,他不是爱抬杠,他是独立思考,他只是不甘流俗罢了。怎么就没人理解他呢?
人家宋知南都这么高姿态了,胡记者觉得自己也该表示表示,他很真诚地道歉:“宋主任,我向你道歉。你真的是太大度了。”
宋知南笑着说道:“咱们不打不相识嘛。说起来,咱们也是老熟人了。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会尽量配合你。”
接下来的采访极其顺畅。
“也就是说,王怀安这种行为叫精神虐待?”
“对的,他这种人挺多的,不信你可以先写一篇试试水。”
“你是说,王招弟这种人也有很多,那这样一说,你们妇联的工作并不好做呀。”
“那是自然,不过,我们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为人民服务的事,再难也要做。”
“宋主任,我对你产生了一丝钦佩之情。我以前被蒙蔽得太深了。”
胡记者今天的收获特别大,他不但挖了老同学王怀安的黑料灰料,还跟宋知南和解了。两人不打不相识,宋知南大方地跟他分享了很多新闻和八卦。
等到两人分别时,宋知南握着胡记者的手说:“胡记者,经过这一番深谈,我重新认识了你。你真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敢于保留自我的人,你还有一颗男同志少有的柔软善良又不带性别偏见的美好心灵。
你跟其他的记者都不一样,跟其他的男同志也都不一样。大家都说我对男人有偏见,我其实不厌男,我只是厌坏厌蠢罢了,遇到你这样聪明善良正义大气的男同志,我又怎么会厌恶呢。”
胡记者:“他们这些人确实不怎么争气,别说是你,就连我有时候也挺厌恶他们。”
两人愉快地告别。
胡记者回去后奋笔疾书,一篇文章送王怀安上了报纸,再写一篇又送李大庆和王招弟上了报纸,第三篇是写宋知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