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不出意外, 宋知南的第二篇杂文再次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这次,不但有人骂宋知南, 还有人写信骂杂志社,甚至威胁他们,如果以后再发表宋知南的文章,他们就取消订阅。

杂志社的编辑开始怕了,这可是关系到他们的饭碗。

大家一齐看向老周,老周考虑许久,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是《杂文周刊》,主旨就是针砭时弊,抨击现实中的丑恶现象。我们有自己的风骨和坚持。如果个别读者一威胁,我们就妥协,我们本身就会成为笑话。不理他们, 爱订不订。他们不订, 有的是人订。”

小刘担忧地问道:“可是主编, 销量要是真的大幅下滑咱们该怎么办?”

老周干脆地说:“不怎么办,等真下滑了再说。”

杂志社除老周外, 其他编辑们全都忐忑不安地等着那个未知的结果。

等到最新一期杂志出来, 销量统计表一送上来,大家不由得一惊:销量不减反增,这是怎么回事?

老周也很意外,下班的时候,他顺便去附近的报刊亭实地查访。

这一看,他还真找出原因了。原来买他们杂志的女同志很多,他一问报刊亭的负责人, 她们也说确实如此。买书买杂志的顾客以女同志居多。这一期的《杂文周刊》卖得特别好,一摆上来就卖完了。

老周回去之后就把这个发现告诉大伙。

大家一起惊呼:“原来如此, 那我们就放心了。”

《杂文周刊》这下更有底气了,你威胁你的,我们刊登我们的。

宋知南还完老周和李群英的稿债后,准备休息几天再闭关写作。

闭关之前,她约了罗静林和格羽两个文友见个面。

宋知南把两人约到家里,同时也叫上了李群英,四个人围在一起吃火锅。

外面寒风呼啸,屋内温暖如春。大家有说有笑,气氛相当热闹。

宋知南打量了一眼格羽,见她一脸疲惫,就说道:“你最近写作这么用功?要注意身体啊。”

李群英不解地问道:“格羽你这么用功,怎么还拖我的稿?”

格羽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罗静林没忍住,在旁边说道:“她这么累不是因为写作用功,而是因为她那个诗人男朋友。”

接着,罗静林不满地吐槽道:“群英,诗人明河你也认得吧?他这人交游广阔,仗义疏财,家里时常高朋满座。只是这高朋总得有人招待吧?高朋散后,总得有人打扫收拾吧?你猜是谁在干些?”

大家一起看向格羽,格羽不自然地笑笑,为明河辩解:“他这人就是这样,朋友特别多。他还要思考写作,那些杂事琐事只能我干了。”

宋知南犀利地反问道:“他要思考写作,你不需要吗?他是诗人,你不是吗?”

格羽摇头,“不一样的,我在写作上的才华很有限,只是比一般文学爱好者的水平稍高些罢了。”

宋知南问:“这句话是谁说的?是那个明河说的?他们凭什么断定你才华有限?”

格羽说:“也不只是他,他的朋友们也这么说。他的朋友中有一个叫扶光的,是当代诗坛的代表人物。你听说过吧?”

“我知道他,他的诗我也看过,水平一般。”

格羽惊讶道:“怎么会一般?评论家都说他的诗格局宏大,见解深刻,词句隽永。”

宋知南说:“我觉得你的词句更隽永,感情更细腻。你应该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你的才华不应该耗费在那些琐碎的事上。”

罗静林平常跟格羽走得更近些,感情也更好,便顺着宋知南的话说:“格羽,南姐说得对,你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你忘了南姐的那篇《不要嫁给文学青年》了,你当时还拍案叫绝,说骂得好。结果一转头,你也去爱文学青年了。”

格羽像是被下了蛊似的,一个劲地为明河辩解:“不,明河跟那些人不一样。”

李群英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格羽,你醒醒吧。你那个男朋友的问题很大。你跟男人在一起应该是状态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差。”

格羽有点油盐不进,宋知南跟她交情一般,再说深了,就是交浅言深了,也只能点到为止。

格羽在这边吃饭,还惦记着明河一个人在家没人管,刚吃完饭,她就匆匆告辞离开。

她一离开,李群英就忍不住扶额叹息:“你们说她平常挺聪明灵透的一个姑娘,怎么一遇到感情的事就糊涂了呢?”

罗静林面带忧色:“连南姐都劝不醒她,我也没办法了。”

宋知南安慰她:“没事,可能是她命中注定有此一劫,过完这关就好了。”

情关是很多女人的一大关卡,有些人必须要亲自过一次,才能汲取教训。也有的人需要过好几次,你拦也拦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