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全职女儿(第2/4页)

而凌捷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徐玲娣人生最得意的杰作。后来考上 A 大,亲戚中间就有人预言她这样的长相和才能,一定会嫁给大老板。父母未必这样想,但也觉得她的将来一定不一般。但结果,她在学校里交了这么个不起眼的男朋友,一个外地来的瘦瘦的青年,虽然也是 A 大毕业,但才刚开始工作,身上没积蓄,家境也很普通,在上海租房子住。

两人都知道双方父母不赞成,便没跟家里要一分钱支援。田嘉木开始疯狂加班,主动要求出差挣补贴。凌捷每天自带午饭,不乘地铁,走一个小时的路去上班。极其偶尔一次出去约会,他们合吃一碗面,只看早晨九点特惠场票价五元的电影。

这些事,凌田听不同的长辈用不同的语气说过,凌捷自嘲,徐玲娣揶揄,田嘉木则更像是一种莫欺少年穷的得意,大概只有她,从中觉出一丝浪漫。

好在那还是 2000 年初,上海平均房价几千块的时候,年轻人靠节省是真的可以买房子的。两人就这样硬生生攒出首付,在教工新村同一个区,但地段偏一些的地方买下一套新建的 78 平两室一厅,用足了双方的公积金,刚领证就欠下几十万房贷。

婚礼也办得很简单,是在一家当时很流行,现在早已经倒闭消失了的自助餐厅里。

筵席上双方父母一脸淡淡的不情不愿,年纪大些的亲友也都有点莫名其妙,嘀咕哪有人结婚摆酒吃自助餐的?而且新娘子居然连婚纱都不穿,就穿个连衣裙。

年轻的同学、同事、朋友却热闹异常,一帮人坐两张长桌,说着,笑着,把酒瓶子传来传去,轮流敬新人。

凌田在摄影机那一小方液晶屏上看到他们,当年的凌捷和田嘉木真是男帅女美,身边也都是二十几岁的面孔,配上千禧年流行的服饰和妆容,十几年之后再看有点土土的,却又有种特别的欣欣向荣之感,每个人都那么意气风发,每个人都相信未来会更好。

田嘉木知道凌捷不喜欢喝酒,几乎全都替她挡了。喝到后来,同学起哄,一定要他对新娘说几句话。一向不善表达感情的他,大约也是酒壮了胆,走到临时搭的舞台上,接过司仪递来的话筒,安静片刻之后,开口用粤语对着凌捷清唱:“为你钟情,倾我至诚……用那金指环做证,对我讲一声终于肯接受,以后同用我的姓,对我讲一声 I do,I do,愿意一世让我高兴……”

凌捷站在台下看着他,双手拢在嘴边对他喊:“同用我的姓行不行?”

旁边许多人起哄,也跟着问:“行不行,行不行啊?”

田嘉木在台上看着她,笑着点头,唱到第二段副歌部分,便把歌词改了:“以后同用你的姓,对你讲一声 I do,I do,愿意一世让你高兴……”

那一瞬,凌捷捂住面孔,但眼里还是能看到泪光闪动。

十六年之后,画面之外,凌田也听到了这首歌,竟有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羞耻感。

父母之间的爱情,你知道理所当然是有的,却又觉得违和,也许只是因为他们是你的父母,又或者因为他们早已经不是那个样子了。

就好像她很难相信父亲竟然可以把《为你钟情》唱得这么好。她知道他喜欢张国荣,但只听他在开车时候哼唱过《似水流年》和《沉默是金》。

她取出那枚录影带,继续往下看其他的。

2002 年,她出生了,吃饱了奶之后陷入短暂的熟睡,身边只留一盏小夜灯照亮,凌捷就借着那点光,眯着眼睛给她剪指甲。

田嘉木在画面外用气声说:“你当心点啊……”

凌捷回:“那你来。”

田嘉木说:“我不敢啊……”

凌捷笑,说:“那你就别烦。”

2003 年,一岁的她被逗引着往前爬,凌捷和田嘉木的声音一起说:“田田加油啊!”可她才爬了几下就摆烂了,翻身坐到地上,一笑露出几颗小牙。

2007 年,幼儿园大班的她手眼不协调,怎么都学不会拍皮球和跳绳,哭哭唧唧站在那里耍赖。凌捷的声音说:“来,田田,坚持一下,再试一次!”

2008 年,刚上小学的她,穿着大了一号的校服,背着半人高的书包,战战兢兢地走向学校大门,一步三回头。凌捷的声音说:“你快点进去啊,要迟到啦!”

2009 年,她在家里学怎么系红领巾,还是凌捷的声音,叹了口气道:“又错了,从头再拍一遍吧……”

录影带上标注的年份到此戛然而止,不知道是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影相换了介质,还是像网上很多人说的那样:没人晒四年级以上的小孩。言下之意,小孩长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可爱了,父母再也没有兴趣去拍他们,不会四处分享,也不会时不时拿出来回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