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2/3页)

然而很快,十几颗人头就被悬挂在城头,明晃晃的给汴州军的斥候看!

汴州军不杀的俘虏,达扎路恭来杀!

这位吐蕃狠人,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向凉州的吐蕃军展示投降的后果!

消息传到金城南面的汴州军大营内,方重勇沉默了很久都没说话。吐蕃权贵的思维模式,确实是跟寻常人不一样。农奴制度有“低人权优势”,那些奴隶兵,在达扎路恭看来,或许跟牲畜无异。杀起来自然是不心疼。

当然不能留这些“牲畜”,在军营里扰乱军心!

不是方重勇的计谋有问题,而是这次吐蕃人,或者说达扎路恭已经是豁出去了。

就在他和达扎路恭隔空斗法之时,这位方官家总算是等来了一个好消息。

兰州金城的朔方军,派出辎重队伍前来给汴州军送军粮,里面有不少牛羊。

带兵之人,正是很多年没见的郭子仪!

他也是朔方军中被派来经略兰州的“朔方军都虞候”,算是朔方军中的三把手。看似很风光,实则地位相当尴尬。

如今的朔方军带着浓厚的“铁勒血缘”,***浑瑊正是很早投靠过来的铁勒浑部二代目,十一岁就有斩将夺旗的功劳。

二把手仆固怀恩,则是“带资进组”,朔方军中很大一部分兵员,都是铁勒仆固部的人马。

如果没有仆固怀恩,朔方军这些年连骑兵都没法保持下去。战马可是会老会死的,需要不断有新战马充实到骑兵队伍里头。

而郭子仪并无本部人马,或者说很少。

只是他治军有方,又素有谋略,这才能在朔方军中站稳脚跟担任高级军官。至于以前的官职,呵呵,大唐的天子都换了几茬了,以前的那些规矩哪里管得住边镇丘八!

这次郭子仪出镇兰州,也是朔方军内部权力斗争和权力分配的结果。

方重勇见到郭子仪,二人不胜唏嘘,在帅帐内叙旧了一番。三杯酒下肚,看着这位胡须已经花白,似乎经历过不少蹉跎的中年将军,方重勇放低姿态询问道:“郭将军,吐蕃盘踞凉州之事,不知道你怎么看?”

“吐蕃必败。”

郭子仪言简意赅的说道。

方重勇顿时坐直了身体,面色肃然问道:“愿闻其详。”

“吐蕃赞普与大论,如今已经势成水火。灵州那边有不少小道消息,说吐蕃国内佛教与苯教之争正酣。

达扎路恭是苯教的最大后台,而赤松德赞当初是得到佛教寺庙庇护才得以上位的,二者必有一番争斗。

至少,赞普是不希望达扎路恭赢的。而且,就算丢了凉州,丢了河西,对于赞普的影响也不大。”

郭子仪慢条斯理的说道,很显然,他坐镇兰州,时刻受到吐蕃人的威胁,从各方打听到了不少消息。吐蕃国内的政治,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

其实,大唐对于吐蕃有深刻影响的那个时期,已经过去了。也就是从松赞干布那个时候起,到金城公主病故结束。反倒是天竺那边的佛教文化,一直在持续影响吐蕃国内的各种事务。

现在已经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郭将军是说,达扎路恭没有援兵了,对么?”

方重勇顿时来了兴趣。

“末将以为是这样的。”

郭子仪点点头道,没有说其他的事情。他和方重勇谈话,二人的话题始终都围绕着与吐蕃之间的战争展开,不涉及其他。

发现方重勇仍有顾虑,郭子仪补充道:“吐蕃人维持河西的存在,还是有些力有不逮,末将以为,收复河西不难,真正的硬仗,还是在河湟谷地这里。”

郭子仪这话,可以说是穿越了时间的局限,道出了地缘版块的真实规律。

一开始,所谓的“陇右”,即是陇西继续向西的一块地方,还不包括河西走廊。

当大唐的触角外延后,为了打通西域,不得不把河西走廊囊括进来,并和包括吐蕃在内的各种势力斗争了百年。

基哥设立的“陇右节度使”,囊括的范围严格来说并不是传统的“陇右”,叫做“河湟节度使”反倒是更加贴切一些。

这块腹地,是为了保护河西走廊的侧翼而设立的缓冲区。

这里是下高原的第一站,是吐蕃的家门口。大唐要维持这里的存在,需要花费极大的气力。

吐蕃人会死守河湟谷地,但不会在河西拼尽最后一滴血。

郭子仪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但换个角度看,即便是方重勇带兵收复了河西,也只是在一个新副本里面开了第一关,远远不到休息的时候。

当然了,拿着这份功绩去改朝换代,已经足够。

现在达扎路恭故意将兵马都集中于河西,未尝没有摆吐蕃赞普一道的心思。如果方重勇趁机攻打河湟谷地,那么只会让吐蕃国内各种势力都感觉到威胁,进而抱团取暖。